刘景圣:全球方便食品正从便捷化、个性化转变为功能化
9月15-16日,以“创新与变革”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暨方便食品展在北京举行。图为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景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韩肖/摄
刘景圣介绍,2015年,中国方便食品总产值达到1.1万亿,占食品市场份额的1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方便食品制造业在全国食品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中达到16.58%。他表示,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方便食品加工技术及相关研究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全球慢性代谢疾病人口激增的背景下,国内外方便食品研究方向从过去单纯追求口感风味的研究逐渐转向营养健康方面的研究。同时高度重视加工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保障方便食品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
当前,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因此健康、营养、安全是方便食品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且,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希望从繁重的厨房工作中解放出来,为方便食品“正餐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此外,以市场为导向,对方便食品的差异化及个性化需求愈加突出,体现了方便快捷的个性化食品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于方便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刘景圣认为,现在方便食品的生产要求有所提高,加工设备与机械在不断更新换代;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且全程质量安全实现可控化。食品包装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个性化需求、彰显人性化关怀和拓展产品功能的智能化包装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
在此背景下,刘景圣指出,我国便食品产业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主要有八项。一是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粗放,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小;二是品种结构失衡,同质化严重,种类总体不多;三是生产企业总体规模小,且研发能力不足;四是营养不均衡;五是组分损失大;六是生产能耗高;七是标准化水平低;八是质量安全隐患大。因此,我国方便食品产业亟待技术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