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说说饮用水致癌物“超标”

食品商务网 2011-09-09 11:26 饮料类
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那么,不吃荤不吃素不喝饮料就安全了吗?NO!

 “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那么,不吃荤不吃素不喝饮料就安全了吗?NO!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哈药六厂等知名企业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榜上有名,令人震惊。

  喝水也可能喝出绝症来?这得让多少人“跌破眼镜”?但仔细想想,大家也都变得淡定:早在2008年,就有报道称一些矿泉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时隔几年,“溴酸盐”再次从“幕后”被抓到“前台”。

  但是,这会是一个“断头台”吗?这还是一个问题!
  
  其实,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在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各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2009年10月,中国开始把溴酸盐列入饮用水监测项目,规定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过0.01mg/L。然而,“新国标”实施两年多来,并没有管住溴酸盐超标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二季度内蒙古抽查了其中97家企业的98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仅为76.5%,相当于4瓶饮用水中就有1瓶不合格。这“危险水”的“中奖率”,甚至比饮水常用的营销游戏——再来一瓶的中奖概率高得多。

  客观地说,矿泉水生产难度要比一般饮料高。矿泉水产品不能加防腐剂,不能加热灭菌,因此,微生物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矿泉水厂家。目前,解决矿泉水中细菌超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膜过滤技术。但这种技术成本费用高,许多饮用水企业没有采用。另一种是行业应用最普遍的臭氧灭菌消毒法。但不少企业为了控制成本,不舍得在工艺上投入,擅自调高臭氧浓度或延长臭氧灭菌时间,造成溴酸盐过量——这是造成“溴酸盐”超标最大的原因。

  但说到底,饮用水安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市场诚信问题。不少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存在侥幸心理,出现冒险触碰道德底线的行为。因而要保证市民喝上放心水,须加大监管,不定期的抽检方式往往会留下很多漏网之鱼。要真正解决问题,仅靠每年一两次检验肯定不行。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除饮用水“危机”呢?

  笔者认为,相对于奶粉等其它食品的监管、饮用水的监管要容易很多:制定统一的饮用水生产标准——只求安全,不求“营养”的实用性标准;清除弱碱水、沙漠水、富氧水、冰川水等“概念水”,避免企业“为概念找外衣”时的“失误”;宏观调控高价饮用水市场,降低饮用水的竞争力度,减少利益空间,杜绝“为暴利而动歪脑筋”的念想。

  如果能将这三点实施到位,饮用水“超标”那点事儿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