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一品”被查的反思
每平米11万多的顶级豪宅“汤臣一品”近日又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遗憾的是,“汤臣一品”这次是以一个违规者的形象走进公众的视野。
上海房地局表示,“汤臣一品”开盘以来,社会舆论反映强烈,认为价格虚高、有捂盘惜售之嫌,签约销售环节有虚拟交易、自我炒作之嫌。“汤臣一品”2005年10月开盘,挂牌均价为每平方米11万至12万元。开盘至今,网上显示签约3套、签订定金合同3套,同时,网上撤消3套定金合同,撤消率列上海市所有在售楼盘前列。
本来,“汤臣一品”一亮相就有噱头,充满炒作的要素。搞噱头、自我炒作在市场经济中屡见不鲜,但“汤臣一品”这种价格噱头有些过头了,有意无意之间挑战了多个领域。
首先,“汤臣一品”挑战了市场规律。“汤臣一品”以空前绝后的价格开创了房地产交易的新历史,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汤臣一品”的房子仍“待字闺中”。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准备的,正如楼书上写的那样“只献给巅峰世界的杰出人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巅峰世界的杰出人物”并没有买账。在上海这种城市中,汤臣一品的价格也是远远违背了经济规律,从价值和需求上来说都背离了现实情况。这个楼盘尴尬地卡在那里,只能作为一个高价符号贴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
其次,汤臣一品挑战了公众情绪。在当前房价普遍偏高,百姓怨声载道,“汤臣一品”树立了一个负面的标杆。“汤臣一品”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放大了房价,示威一般向全国百姓表示:房价高是没有限度的,只能受想象力约束。诚然,商品的价格主要决定于价值及供需关系,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商家对自己的商品如何定价,自有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在当前的情况下,其价格合理性姑且不论,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是,“汤臣一品”在中国房地产界树立了一个价格标杆。这显然是对高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起码也为其他的房地产商抬高房价提供了口实,这些房地产商在为高房价辩护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参照物。
这样,“汤臣一品”对房价的稳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
最后,“汤臣一品”挑战了政策导向。在住房供应结构本来就不合理的情况下,政府一再强调限制大户型,高档住宅,提倡建设小户型。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开发了天价楼盘后,却不能售出,显然是在浪费宝贵的资源。它就必然受到政策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双重压力。在营销方面既然陷入了尴尬境地,又没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来弥补第一个错误。反而涉嫌虚拟交易。本来自我炒作就已经备受诟病,已经在风口浪尖上,撤消率又列上海市所有销售楼盘首例,被有关部门审查也是在情理之中。
“汤臣一品”的天价房挑战了公众情绪、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律,在这三个方面它都是逆流而行。也正如此,它也给企业带来了大麻烦,
“汤臣一品” 像个花瓶一样摆在黄浦江畔,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继2005年拖累汤臣集团利润大跌48.6%后,汤臣集团发布的2006年年报显示,由于“汤臣一品”销售不顺,集团业绩一落千丈,亏损5551万港元。
不仅在过去成为企业的累赘,其负面影响仍在延续。据最新消息报道,而在6月6日上午交易时段,由于受到检查消息影响,汤臣股价一开盘就滑落,中午收盘下跌15.5%。而事情远没有结束,6日下午,汤臣集团在香港交易错突然停牌,原因并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汤臣一品”被查和股市停牌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汤臣一品”天价房被查再一次提醒房地产开发商要加强自律,在房市火爆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因为种种手段抬高房价,牟取暴利,已经成为公众批评的靶子。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表明,房地产开发商集体被丑化,在公众中树立了恶劣的形象,应该引起房地产开发商的高度重视。(杜文/新浪博客)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