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企业跨入新业务的“方法论”

华夏酒报 2007-12-28 11:06 营销分析
浙江有一家专门生产传统彩电配套组件的加工企业,由于彩电业利润总体滑坡,使得企业的生存受到影响;加之近几年等离子彩电的兴起,传统彩电更是受到挑战。由于企业是属于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缺乏自身的主动权,所以深受其累,企业决策者一直想转换行业,但是究竟该进

  浙江有一家专门生产传统彩电配套组件的加工企业,由于彩电业利润总体滑坡,使得企业的生存受到影响;加之近几年等离子彩电的兴起,传统彩电更是受到挑战。由于企业是属于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缺乏自身的主动权,所以深受其累,企业决策者一直想转换行业,但是究竟该进入哪个行业,如何进入才不至于失败?这些战略选择成了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这一个企业的矛盾,而是企业的共性所在:不仅仅是面临利润滑坡的被迫转型,还是在行业发展的鼎盛期,跨领域跨行业扩张的冲动始终伴随着企业的一生。
     可以理解,企业的目的就是追逐利润。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固守本业,但是新业务却始终对企业具有高度的诱惑力,这种冲动一方面源自继续强化主业的防守策略,更多来自于新业务利润的诱惑以及股东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比如好孩子虽然在童车制造领域已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隐形冠军”,但宋郑还是要选择“冒险”挺进零售业,因为这样可以为未来的上市“谋得”更好的“市盈率”。
     据Michael Collins对1989年到2004年之间,60多家美国零售业公司300个相关多元化扩张的案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只有29%的新业务获得了“赢利性增长”,如果对扩张成功的指标加以严格限定,采取“积累赌注”(即不仅满足净现值为正,同时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增长超过5%)的指标衡量,那么这个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到15%。
     云南一家大型工业品企业,准备进入核桃油和核桃粉生产领域,该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企业之所以做出这个重大的决策,其依据由于核桃油有降低血脂、提高人体大脑发育等独特优势,据此他们做了“可行性分析报告”。
     于是,企业很快投资4000多万元启动了这个项目,生产的过程很顺利,一年后,产品正式生产出来,并运用销售过工业品的营销团队来销售核桃油产品。半年下来,除了有意识地销售了几十瓶核桃油和部分核桃粉外,大部分产品在仓库积压,新公司流动资金遭遇瓶颈。万般无奈,企业想与金龙鱼合作OEM也未能成功,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选择新业务的“测距指标”
     要降低扩张中的风险,首先就要衡量新业务与企业的匹配程度。这个道理很浅显,行业跨度越大,对管理、技术等要求就越高,组织的学习成本就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结合国外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有五个指标在企业拓展新业务时极具代表意义,我们将之称为“测距指标”。
  距离指标:判断你选择的新业务与自己的核心业务是不是太“遥远”,这种比较要素包括二者的资源基础、成本结构、目标客户和公司能力、文化等。比如在DVD取代VCD的初期,由于DVD的碟片资源比较少,价格昂贵,对于客户而言无疑增加了其转换成本,所以选择这个时期进入的企业在短时间都无法赢利。相反,如果顾客承担的转换成本很小,则企业成功的概率将显著提高,这也是一些跟随型企业为什么大获成功的一个原因(先驱者已经降低了消费者的转换成本)。
     案例中的企业,在选择核桃油项目的时候仅仅一厢情愿地看到核桃油的优点,而没有想到工业品企业和消费品企业本质的不同,这自然会给新项目带来很高的困难。
     利润池指标:要看你选择的新业务利润池是不是足够大,行业利润率多高?总量是多少?目前的厂家合计做到了没有?为什么没有做到?所进入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越高越好,这意味着你可能的利润率和利润空间也越大,在陷入价格战的境地中不至于大伤元气。
     假设核桃油市场真的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的老大“金龙鱼”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入核桃油市场?而核桃粉更不用说了,试想一下,5元钱就能买到500克的核桃粉,它的营养价值和智力功能又有多少可信度?
     竞争者指标:该行业的竞争对手情况如何?如果他们做的都不太好,你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因为竞争者最能反映出该行业的特点,结合公司的核心能力,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断企业所处的位置,明确要在该行业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须的资源。
     退出成本指标:进入某个领域需要代价,同样,从该领域退出也需要代价,如果退出成本高昂往往导致企业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因此退出机制是在企业进入当初就应该设想好的。
     潜力指标:某些行业市场仿佛已走到尽头,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还有潜力可挖,比如CRT显像管,通过技术改造开发短颈彩电,完全可以弥补产品生命周期和利润下滑的缺陷。
     比较一些企业扩张失败的案例。将测距指标体系纳入发现,有超过40%的企业是在不满足“测距指标”中任何一条的前提下,盲目进入并最终失败的;比如在前文案例中的企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桃粉(油)业务的距离过于遥远,并且两者之间没有共同的消费者立基市场。同样的道理,其他的指标也大多显示红灯,企业遭遇扩张的失败自然无法避免。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潜在的”最佳业务呢?


寻找路径
     我们认为,企业在扩张中搜寻“最佳业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寻找新机会,包括新的地理市场、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客户细分市场、新的渠道、新的价值链结构或者模式来实现再次增长的梦想。但是在这些新机会中,与核心业务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
     当新业务与核心业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成功的概率是42%;当距离拉大到二步的时候,成功率下降到23%;如果距离拉大到三步,那么只有18%的概率可以成功了。衡量新业务与核心业务之间距离的尺度有三个,成本结构是否相同,客户基础是否可利用,企业原有核心能力是否可利用,是最主要的三项指标。
     有家女装的零售商想通过市场细分来实现转型。通过调研发现特种型号的服装利润丰厚,于是企业决定进入这个专门满足肥胖女士“加大码”的女装市场。因为过于强调时间和速度,没有对消费心理准确把握,开业后利润不增反降。通过观察,该企业发现另外一家同样定位的女装零售店,他们的重心不是在于提供特种服装,而是放在如何使肥胖女性看起来更苗条,怎样为肥胖女性提供更时尚的面料、设计和饰品方面,大大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于是,该企业调整了自己的宣传重点,将广告重心放在打动消费者内心需求上,以“还女性婀娜姿态”为目标组织产品,不仅吸引了肥胖女性,并且顺利延伸到了孕装老年装领域,获得了极大成功。


注意原则
     1.仅有资金的支持是不够的
     企业在培养新增长点时,并不是仅仅有资金的投入就可以了。产供销、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规则都得进一步融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需重新配置,运营模式也得从头进行摸索。如济南轻骑收购海南制药厂,派出的管理团队根本不懂医药行业的运行规则,导致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也不敢决策。
     2.核心能力不易复制的企业不宜扩张
     核心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如核心能力不能很好地通过复制进行扩张,就不要强求。复制能力是企业扩张的第一能力,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和强度。信息量多,技术复杂的行业不适宜搞连锁,因为它不便于复制,如高科技行业、全科医院;资本密集型行业也不便于做连锁,如煤炭、钢铁、石油行业;旅游行业、生产型企业也不宜做连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行业的企业特征不便于复制。
     3.改变你所能改变的
     改变你所能改变的,如果不能,则要适应,如再不能,则离开。著名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曾讲过“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