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贵州白酒,四个转化思考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10-23 13:53 营销分析
■为什么要谈贵州白酒? 或许在愈来愈多的人看来是一个多余的事情。但是,作为贵州最有希望塑造品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的白酒业,无论是从产业经济价值上看,还是从社会经济效益上看,都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贵州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省份,从工业经济布

■为什么要谈贵州白酒?
  或许在愈来愈多的人看来是一个多余的事情。但是,作为贵州最有希望塑造品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的白酒业,无论是从产业经济价值上看,还是从社会经济效益上看,都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贵州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省份,从工业经济布局来看,传统工业占整个工业产业的绝大部分。从工业经济方向看,资源型产业经济占绝大部分。白酒业,在贵州具有相当悠久的生产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同时,拥有相对的资源优势。白酒业的发展和壮大,对于做大做强贵州传统产业经济和推动贵州传统工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和产业优势。

  2007年,贵州白酒举措频繁!

  2007年8月由贵州省经贸委牵头组织贵州白酒业各大中型酒厂参与的关于贵州酒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9月8日借贵州大学105年校庆之际,由贵州大学、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酒文化论坛在贵州大学举办;2007年12月1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发2007-36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发 2007- 37号)》,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贵州白酒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贵州白酒业整体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贵州白酒将以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巩固提升“国酒茅台”世界品牌地位,创建并全力打造“贵州白酒”品牌为主体思想,以现有白酒产业条件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加大政策支持、科技保障力度,促进资源整合,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质增效,提升贵州白酒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名优白酒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国酒茅台”中国名酒基地,逐步建成“贵州白酒”中国名酒基地;2008年1月3日,《遵义市白酒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省专家组评审。遵义,作为贵州黔北名酒带,白酒作为遵义市的支柱产业,其产量及利税等均占贵州省白酒行业总量的80%以上。结合“加快发展黔北综合经济区白酒基地”的战略部署,遵义市在2010年规划名酒年产量将突破18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年税收48.65亿元。

  贵州白酒,新的产业关键词!

  于是,贵州白酒如何做大做强,仅有一个规划,一个指导意见,或者一个论坛、一个峰会,就能解决贵州白酒发展存在的问题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思考什么?

  好一个思考。“就贵州白酒整体发展而言,基于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而有的层面,应该重点有且只有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思维与方法的转化思考,贵州白酒整体复兴与竞争力再造,才有所希望和前途。我以为贵州白酒业要依托整体优势的发挥,促进又快又好发展,这种优势是贵州白酒的后发优势”,贵州省仁怀市政府副市长杨英认为:“要突破贵州白酒业的市场瓶颈问题,加快贵州白酒业的整体发展,我以为要用好贵州白酒的后发优势。比较四川白酒而言,贵州白酒在市场、品牌、营销以及竞争力方面的差距很大。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贵州白酒因为前些年的整体低沉,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产和资源优势。这种优势具有相当的后发潜力,包括技术、资本、认识、市场、品牌等等。许多地方白酒企业,因为过度品牌延伸和产业扩大,其资源消耗量大,品牌和文化优势渗透程度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了这些地方白酒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就先发者来说,因为模式的探索和积累,很多地方需要付出高达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时间和资本去换取经验。而后发者则可以在借鉴先发者失败和成功的经验,通过对比发展,减少弯路,节省时间,降低消耗来建立新的优势。贵州白酒,保留下了最优秀的历史文化、技术传统和品牌潜力。即使在今天,贵州白酒的质量口碑优势依然存在。这就是一种品牌后发优势;除此以外,贵州白酒在技术后发优势方面十分突出。浓香型白酒的过度发展,在工艺和技术上的优势愈来愈不明显。而贵州酱香型白酒,尤其是以贵州茅台酒为核心的仁怀地方白酒产业,工艺和技术上的优势十分明显。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产区优势明显提高。这是我们贵州白酒业在酿造技术和工艺上的后发优势。如果能将这种后发优势,给充分发挥和彰显出来,就是贵州白酒的竞争后发优势”。

  如何塑造贵州白酒的后发优势,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挖掘贵州白酒的整体潜力基础上,对比贵州白酒与全国白酒市场的差距和优劣势,以全新的市场营销观念为前提,强化贵州白酒的优势转化,建立起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激活贵州白酒价值效应。

  不可否认,贵州白酒是资源最为优秀的白酒产地之一。不仅有国酒茅台;而且有老八大名酒——贵州董酒;还有贵州老八大名——习酒、董酒、鸭溪、珍酒、匀酒、眉窖、贵阳大曲(黔春酒);以及新锐名酒品牌群,包括贵州醇、青酒、小糊涂仙等等。作为贵州白酒的主导品牌群,在新名酒消费回归的趋势下,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贵州白酒名酒群应该与身俱有的本能和未来所在。

  国酒茅台,无疑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标杆。作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和大曲酱香型白酒鼻祖的贵州茅台酒,早在公元前135年,茅台镇的酿酒师们就酿出了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在中国,甚至世界,无论是文人、武夫、帝王还是平民,对茅台酒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感。正是历史人物对茅台的情有独钟,才使得茅台能随同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在茅台酒2000多年的生命中,积淀的是文化,形成的是酒文化的圭臬,是历史与酒的亲密见证。这是茅台酒所独有的资源优势。

  但是,这种资源优势如何转化成新的经济优势?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国酒茅台自1998年起,在比对五粮液及其他高档酒发展优势后,强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主动性市场理念、能动性创新理念、全方位经营理念、有效性竞争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动因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革故鼎新”,使企业走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经过9年跨越式发展,贵州茅台新的规模化经济优势和集约化经济优势逐渐形成,并日益保持中国高档白酒市场领先地位。据贵州茅台2007年报显示,2007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达72.37亿元,同比增长47.6%;营业利润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80.9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8.83亿元,同比增长81.39%。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贵州茅台每股收益达到了3.05元;每股净资产则达到8.92元;而贵州茅台集团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约91亿元,距离“2010年100亿工程”再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