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集体涨价“逼多”互联网
不知各位最近早晨上班时是否还会顺手买一份报纸?据我观察了解,身边已经有不少人放弃了这个曾经坚持的习惯。
因为报纸涨价——近来的又一个热门话题。在北、上、广、成四大媒体聚集地,都市类、财经类报纸绝大部分已提高零售价,而在南京、武汉、郑州、西安、沈阳、济南、昆明、海口等城市,也是涨声一片。只是与以往涨价不同的是,此次很多城市选择了“共同涨价”,不同城市之间也是争先恐后,十分默契,你方涨罢我登场。
内外夹击 平媒尴尬涨价
去年11月《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零售价从1元提至2元拉开了报纸涨价的序幕。今年3月南京4份报纸宣布零售价从0.5元涨到0.7元,迈出了涨价的第一步,带动各地的都市类报纸集体看涨。随后,《南方周末》和《经济观察报》也从2元涨到3元。
报纸涨价,主要是缘于新闻纸价格的一路狂奔。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新闻纸价格大幅飙升,涨幅达50%,强大的成本压力使报社不堪重负,不得不采取提高价格、控制发行等措施来应对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涨价中,北京、武汉等城市的几大报纸采取了共同涨价的“联合行动”。无疑,报纸不涨价难以抵消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如果某份报纸单独涨价,读者就会流向同城的竞争对手那里,所以共同提价是报业应对“囚徒困境”时损失最少的最优选择。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导致报纸、杂志读者流失严重,广告客户也有一定流失,在此背景下涨价有可能是雪上加霜。面对成本上升、新媒体挤压的内外交困,涨价也是平媒无可奈何的尴尬之举。从报纸涨价后市场反馈来看,各大报纸的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而网上来自读者不理解的声音和负面评论随处可见,甚至有言辞激烈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平媒读者的流失。
尽管如此,并非意味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进入了行业发展的“冬天”。虽然涨价会流失部分读者,然而对于忠实读者群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如,本人是《经济观察报》的忠实读者,其从2元涨到3元并未影响我的购买。更为重要的是,读者流失的压力也迫使平媒更加注重报道内容的质量。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其在去年开行业之先河从1元涨至2元,曾被人称为是“中国最贵的都市报”,因为它有足够的底气,《南方都市报》沿袭了华南媒体敢说敢写的一贯风格,成为广州、深圳等城市销量最好的都市报。有资料显示,《南方都市报》涨价后虽然零售有所下降,然而固定订户却增加了。此外,像《新京报》、《华西都市报》、《新闻晨报》、《体坛周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参考消息》、《环球时报》、《财经》、《销售与市场》等报纸、杂志,由于坚持内容至上、可读性强,对于涨价后读者的流失问题,相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网络的崛起使得平面媒体赖以生存的时效性不再具有竞争力,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将成为平面媒体PK网络媒体的新武器。由此,笔者斗胆预测,经过报纸集体涨价后,平面媒体将面临“重新洗牌”。除去党政类强制订阅的报刊,那些只会关注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报道时欲说还休的报纸、杂志,最终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死掉;而那些敢于报料、敢于深挖的报纸和杂志,将获得读者的继续支持,也将会在新媒体的夹击下赢得新生。
天时地利 网媒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报纸都开通了博客版面,从博客上选取精彩观点文章进行刊登,以便与读者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沟通,不致于在网络横行的今天被读者“抛弃”。
可见,网络的崛起使得平媒也不得不想办法与之“套近乎”。不可否认的是,报价的集体涨价,将很多摇摆不定的读者“逼”向了网络。信息的快捷、免费、海量、可存储,使得平面媒体的优势似乎变得荡然无存。而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正陆续走进大学校园,他们将是未来当仁不让的网络主力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而这一数字仍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攀升。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已占据绝佳的天时、地利,但在“人和”方面却略显欠缺,特别是BBS、视频、个人博客的兴起和流行,使得信息监管成为一大难题,人人都成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个个都是“自媒体”,关于企业和个人的负面评论防不胜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网络诚信危机。
行文至此,想到了一句很老套的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互联网在磕磕碰碰中走过了十年风雨,虽然略显稚嫩,却分明是一个茁壮成长的少年。
报纸集体涨价,网媒驶入发展“快车道”。
(注:作者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平面媒体欲选择发表请与本人联系)
刘泳华,资深品牌公关顾问,历任记者、政府公务员、上市公司企划经理、公关顾问、客户总监等职位,对IT、汽车、快速消费品、自然垄断等行业的品牌推广有深入研究,曾服务NOKIA、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南方电网、上海大众等国内外众多500强客户。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onghua2008,欢迎交流Msn: liuyonghua7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