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消费者是唯一的专家

华夏酒报 2008-11-24 13:45 营销分析
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是个老话题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坚持,都可以做得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明年的发展计划了,定下目标非常容易,但关键是如何达成。 毫无疑问,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从而更

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是个老话题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坚持,都可以做得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明年的发展计划了,定下目标非常容易,但关键是如何达成。

     毫无疑问,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从而更从容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是达成来年目标举足轻重的一环。

     喜欢跟风是我们中国人人性中的弱点。就拿所谓建立学习型企业来说,好像也和流行风似的,忽冷忽热。其实,建立学习型企业,并不是要求每个企业都搞一个阅览室,办一个自己的夜校什么的,像学生似地手把书本坐在教室里。

     笔者认为,建立学习型企业,一是要紧密围绕实际,实用为先,切莫好高骛远,贪多嚼不烂。二是要养成习惯,建立一种学习机制。大家都知道,国家最高领导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全体政治局委员进行集体学习,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机制。三是不拘泥于形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习的内涵与外延已经被大大地扩宽了。

  学习型企业:善于实践联系理论

     为什么是实践联系理论,而不是理论联系实践呢?理论联系实践,是教授、学者和学生的范畴;而对于企业来说,则需要“实践多联系一点理论”。

     这样的现象在企业是大量存在的:很多人具有一般理论,却缺乏具体实践,往往只会纸上谈兵;很多人具有一般聪明和智慧,但缺乏角色感觉,常常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很多人具有具体实践却缺乏一般理论,一旦有了变化便无从应对;很多人具有角色经验,但缺乏一般的意识和智慧,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很多人在一半实践与一半理论之间徘徊,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很多人具有丰富的工作能力,但缺少更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与指导,总是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以上这些现象,一言以蔽之,就是缺少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所谓实践联系理论,就是要善于“且知且行”。

     孙中山先生把人群的进化分为三个时期:“即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行”。那么,在这三种情形之中,哪一种是最理想的呢?一般而言,当然是“知而后行”。

  然而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这三种情形更多地体现为“且知且行”,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在一边“行”一边“知”,也就是一边实践一边摸索总结。因为理论是平面的、相对静态的;而实践则是立体的、动态的。尤其是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知与行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且行且知”的过程:既勇于实践,又善于科学总结。对于广大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尽管市场环境日新月异,但只要是坚持“且行且知”——既勇于实践,又善于科学总结,就可以在每一个阶段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对自己的方向,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也可以总结出本企业的“科学发展观”,或将其上升为本企业的“道”。

     大家看看,凡是有大成的企业,无不有自己的“道”:海尔文化、联想法则、阿里巴巴模式……这些企业之“道”,反过来又很好地指导了企业的发展。反之,如果企业总是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不回顾总结,总是行而不知,不知而行,那么,企业就很可能走到弯路上去,甚至是重复地走弯路。总之,企业很难以最快的速度走到光明的道路上去。

     实践联系理论,需要善于掌握思考的方法。巴尔扎克说:“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思考锻炼思维,思维丰富思路,思路创新思想,思想指导实践。笔者曾在《营销管理,究竟管什么?》(详见11月3日《华夏酒报》12版)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了一二三流团队的不同标准。而这个总结,仅仅是由别人的一句话而触发的。$Page_Split$

     有一次,我看央视二套的《对话》栏目,请的是李锦记家族企业的父子三人。其中一人在谈到家族企业如何解决“个人与家族”的关系时,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我,思利及人”。

     这个境界是非常高的,或者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转摘于中国酒业新闻网实的团队关系中,这样的理想状态是不多的。更多的可能是:我>我们,或者是:我=我们。这就是我思考的收获。

     笔者认为,思考要掌握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开+剖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标准去分类、去思辨,就会发现问题,就可以和实践紧密结合。而一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就可以有创新,并且创新无限。

     企业的老板和高级管理层,实际多联系理论,不在于多,而在于致用。善于把理论理解透、领悟透,善于和本行业、本企业的具体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举一反三,就可以做到自己瓶里的酒常饮常新。

  学习型企业:建立高效的培训体系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然而放在今天,这句话已经不成立了——动车组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除了车头之外,每节车厢也都加装了动力系统,每一节车厢都自己跑起来了。

     因此,建立学习型企业,光是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动起来不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员工动起来。而让员工动起来的最核心的方式,就是要建立自己高效的培训体系。

     何为高效的培训体系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某公司招聘区域销售经理,有两个曾经在同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做过区域销售经理的应聘者前来应聘。问:终端陈列的标准是什么?结果两人的答案居然出奇地一致。恰巧,也有两个来自同一家中小企业的应聘者。同样问:终端陈列的标准是什么?结果两人的回答却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样的情形并不是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