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孔府家的“三重门”

华夏酒报 2009-03-04 13:07 营销分析
九评孔府家之六 其实,不只是孔府家酒,任何有理想的白酒都要面临三重门。这三重门第一是好喝,第二是够面子,第三可以叫作讲文化。 好喝就是口感好,无论你什么香型、什么度数,也无论你怎么创新,落到实处还是酒民的这句话。这个问题不解决,有什么大志向都属于无本

九评孔府家之六

  其实,不只是孔府家酒,任何有理想的白酒都要面临“三重门”。这“三重门”第一是“好喝”,第二是“够面子”,第三可以叫作“讲文化”。

  “好喝”就是口感好,无论你什么香型、什么度数,也无论你怎么创新,落到实处还是酒民的这句话。这个问题不解决,有什么大志向都属于无本之木。这是白酒企业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酒企业抓质量、搞技改、创香型,做的都是这个层次的事情。像张弓搞的“去掉包装喝好酒”的光瓶酒,突出的就是好喝又实惠。

  但有的喝酒场合实在不能图实惠,比如一些地方小酒本来是很“好喝”的,当地人自家喝酒掂酒壶去打来散酒喝,比张弓的光瓶酒还经济实惠。然而家里来了客人,就不好用这个招待了,不是不好喝,而是规格不够。这个规格就是要给足客人和主人面子。企业在做好酒水的同时,下大功夫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就是为了让酒民在这个场合“够面子”。

  “好喝”又“够面子”还不行。比如日本品牌的汽车,质量性能那是没得说,国际大品牌也“够面子”,但偏偏被部分中国消费者极力排斥,就是因为不喜欢日本这个国家。这个不喜欢就上升到文化层面了,成了情感因素。比如商务招待,同价位的白酒一般不会选择金六福,“那是家里过喜事喝的酒”。这怪不得别人,是金六福自己给自己的定位。而金六福也靠这个定位赢得了喜宴市场。而“今世缘”这个品牌,传递的文化信息第一联想就非常适合婚宴。这就是“讲文化”。

  所谓众口难调,怎么算“好喝”?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怎么才“够面子”,也分不同群体和不同场合;讲什么样的文化,就更加千差万别了。正因为有这些差异,才给白酒的营销提供了千万种可能,使得白酒品牌家族异彩纷呈。但万变不《 华 夏 酒报》全年订价156元离其宗,都是在“好喝”、“够面子”和“讲文化”这三个层面上做文章。

  孔府家也面临着这“三重门”。

  其实,孔府家酒在质量和口感上一直做得很扎实,尤其近几年来的工艺改造和创新,使孔府家酒在原来的基础上具备了特色鲜明的独特风味。尽管创新无止境,但孔府家酒可以说已经跨越了“好喝”这重门;而喝孔府家酒是不是“够面子”呢?简单地说,支撑“够面子”至少要具备两大因素:一是名气够大,二是价格相当。至于价格,孔府家酒从商务招待到小友聚会,都有当得起的酒;名气也不能说不大,但给更多市场区域的感觉是依然淡出,“知道这个名儿,早不见了这个酒”。

  直接地说,孔府家酒如果不能继续保持目标市场的活跃度,那么,现有的档次和曾经的名气都将被浪费。所以,对于孔府家而言,“够面子”这重门,还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如果竞争者都做到了“好喝”和“够面子”这两重门,那么,“讲文化”将成为大家最终的市场区隔。“儒家文化酒”的定位,给孔府家酒设定了方向。但从目前来看,也仅仅是方向。孔府家已经遥望到“讲文化”这重门,但还远未跨近更别说跨越了。也就是说,孔府家酒到底通过哪些因素和方式,代表了儒家文化的哪些精神?这个问题不仅要明确回答,还要广泛传播,任重而道远。

  不同志向的酒对自己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地方小酒只追求“好喝”就能够满足市场野心,而孔府家显然远不能满足于此。孔府家不仅要“好喝”,还要“够面子”。而要成为一线大品牌还必须“讲文化”。这“三重门”只是打个比喻,确切地说,应该是白酒品牌塑造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它们都不能一劳永逸,也都不能相互割裂。但分开谈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才能找到不同阶段的着力点。 
作者:马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