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安市场让新鸿基地产在初期吃尽了苦头
作为新鸿基地产在大陆的第一个地产发展项目,新东安市场让新鸿基地产在初期吃尽了苦头。合作双方最初对其的定位是旅游经济,着眼于王府井景区庞大的观光客流。1998年开业时,招商形势还不错,不少世界知名的珠宝、钟表、奢侈品牌落户于此。但就在约一年之后,许多名品悄然撤出了新东安市场和王府井大街,取而代之的是北京特产和各种廉价的珠宝。 为什么一个看似合理的商业逻辑却惨遭折戟?蔡志强开始从商圈特征里找答案。
十年前的北京,燕莎、赛特和国贸这三个商圈才是有钱人去的地方。“在这三个地方以外,你开再多名店也没有人去,消费者没有信心,怕退货都找不到人。”蔡志强认为,要培养消费者对一个商业地域的认同感需要很长时?间。 当蔡志强1997年被新鸿基地产派到北京的时候,他为新东安带来的经营方案在大陆还是个全新词汇:购物中心。
以全香港第一个购物中心─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这样的成功案例为鉴,新鸿基地产对购物中心模式很有信心,也非常坚持。因此,在一开始其就与合作伙伴王府井东安集团产生分歧,后者仍钟情于在中国已有50年发展经验的百货业态。 百货业态注重短期的成本控制,并要求对租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统一服装和促销方案。而购物中心就更像是众多个性化店铺的组合,在经营上相对灵活,物业管理方退居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角色。双方理念不同导致的后果是,在租户选择与品牌组合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新东安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压力不一样。”蔡志强说,中方的压力在于达成百货业的年度租金收益目标,而港资的目标在于如何提升新东安的整体形象,使这一地块增值。50对50的股权分配让两边都无法居主导地位,双方经常会为了装修费用这样的细节耗费大量时间开会讨论。 这一矛盾随着业绩的下滑越来越凸显。
2005年秋,商务部出面对北京新东安有限公司资产进行重组:北京新东安有限公司由中港合资企业变为中港合作企业,王府井东安集团保留10%的名誉性合作权益,不再参与经营管理,不再承担历史债务和分享利润。新鸿基地产则获得了期盼已久的独立经营权。 新鸿基地产开始重新做市场调查,每年还会请第三方机构就消费者对新东安的需求做一次大规模调研。“我们花了3到5年时间来找出谁才是将来能支撑新东安发展的主流消费群体,进而确定该找哪些品牌入驻,谁又给得起租金。”蔡志强说。调研发现,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品牌以前都不在王府井,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光顾。 蔡下决心改变这一切,把新东安的品牌组合调整为以中高档的时尚品牌为主,针对25至35岁的年轻消费阶层,并着力引进全新品牌,“像ZARA这种年轻人排着队要买的,我们就不能没有。”
不仅是ZARA把在中国的第一个三层铺面的旗舰店选在北京apm,去年底,美国服装品牌商GAP入华的首家店也进驻于此。消费者现在的确能在许多购物中心里看到这些快时尚品牌,但蔡要求这些入驻北京apm的主力店的货品一定要是北京市场上最全的,以此吸引消费者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