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营销战略:失足于不懂战术
不懂战术会导致最严重的判断失真,战略的制订就一定会出问题。
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当时,红军军事最高决策者是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由于缺乏对一线战术的了解,李德照搬照抄国外先进理论,制订了以“堡垒战”和“短促突击”为主的防御战略,希望“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这种战略没有考虑红军自身特点,缺乏战术支撑:在“堡垒战”方面红军一无重炮二无钢筋水泥,凭借木桩和沙袋搭建的“半永久性工事”,只能被动挨打,敌人几发重炮就能炸掉一个营;在“短促突击”方面,红军还有不少人使用的是“汉阳造”枪支(清末的淘汰产品),而对手则大多是美式装备,红军还没冲到敌人阵地前,就已经被放倒。
与之相反,毛主席在制订战略中,会充分考虑到用什么样的战术来配合,这样就能使战略不再成为“空中楼阁”。
飞夺泸定桥就是这样一个成功案例。
当时红军长征中来到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前有大河阻挡,后有追兵迫近,只有三两条小船摆渡,显然缓不济急。关键时刻,红军制订了到上游攻取泸定桥的战略转移方案。
但从安顺场到泸定桥有320华里,山路行军一天走80华里已经很不错了,这样很难在两天一夜的时间内赶到。
毛主席转战南北,亲历一线,深知战略没有战术配合是行不通的。他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派最有攻击力的队伍,杨成武的红四团;
二、配置全军最好的轻武器给他们;
三、派出大量宣传队,沿途宣传鼓舞行军士气;
四、做好思想工作,解除后顾之忧。“指挥员不要怕队伍跑散了,有一半人跑到就是成功,我和朱老总给你们当收容队,保证不丢一兵一卒”。
正是种种战术上的保障,使红军最终得到了战略上的转机。
如果换成李德指挥,“靠着并不准确的地图,打起仗来连战士要吃饭睡觉都不考虑的”(毛泽东对李德的评价),这个战略上的最关键一役就不会成功,恐怕中国的近代史也要重新改写了。
不懂战术不可以轻谈战略,这是一项基本原则,现实中却往往被企业忽视:没有营销实战经验,就敢制订营销战略,而当战略结果不如人意时,决策者又总是在下属的执行力上去找原因,却很少检讨自己的不足。
细节决定成败,表面上看执行细节只是下属的事,但决策者是否了解细节?是否将其纳入到战略制订的思维过程之中?是否知道任何一种成功的战略,都必须由具备可行性的战术去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