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华龙已成为中影集团数字制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www.gemag.com.cn 2011-07-01 17:40 营销管理
华龙于1998年开始筹建,1999年建立起了中国第一条胶片转数字、特效处理、数字再转回胶片的后期制作生产线

  华龙于1998年开始筹建,1999年建立起了中国第一条胶片转数字、特效处理、数字再转回胶片的后期制作生产线。“当时电影行业处于低潮,国内没有人做这个东西,都在海外,香港,我们立这个项目是振兴国产电影的一个重要措施。”曾任华龙总经理、现任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雷振宇告诉《环球企业家》。

  以如今的标准来看,华龙最初成立时要解决更多的是小问题,比如数字转胶片过程中的色差问题。1999年,华龙进行讲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内幕的电影《横空出世》的后期制作。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一帮人从沙漠下来,镜头摇过来,一个水池出现。这个镜头无法实拍,水必须通过后期加工合成。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的艺术总监、华龙早期员工郭健全说:“单独扫描出来的水的镜头很好看,但跟原来镜头接起来就显得非常假。”

  华龙在发展特效制作技术时,还不得不担负其普及行业常识的任务。国内导演最初对特效行业不甚了解,与华龙接触时提出完全无法实现的要求,而华龙则必须告诉他们在国内现有水平下,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作为中影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华龙与同行相比能得到较好的项目资源。一位业内人士向《环球企业家》表示,中影的电影华龙先挑一圈后,剩下的再留给市场其他企业抢食。

  华龙也获得了一些好莱坞的订单。2004年,华龙就参与好莱坞电影《天外紫罗兰》(Ultraviolet)的部分特效镜头制作。雷振宇介绍,华龙发展初期就是选择与境外公司合作的道路,2004年参与好莱坞电影符合华龙初期发展方向。华龙接到的《天外紫罗兰》100多个镜头制作是从海外特效公司手中接的,相当于为其分包了一部分业务。华龙分包到的镜头基本比较简单,比如修“威亚”,当时好莱坞使用的还是拇指粗的钢绳,而且每人四根。“这个东西不是技术难度有多大,而是大量人工去麻烦的事情。”郭建全说。这次合作让华龙意识到,分包商的角色难以走向高端。在过去一两年,华龙干脆拒绝了所有来自好莱坞的分包项目。

  雷振宇说,现在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欧美的特效市场已在向亚洲转移。电影工业中明星效应相对在降低,技术比重逐渐增加,电影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特效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中国观众的兴趣,被好莱坞大片效果给提起来了,中国电影发展,也需要在技术上提升。虽然有种种困难,我个人对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

  现在中影正在和好莱坞合资投拍两部电影,中影作为投资方的身份使得制作基地能够获得直接与片方对接特效镜头的机会。郭健全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参与到好莱坞电影特效的高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