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让世界更美好

《财经》 2011-09-14 09:39 营销管理
为庆祝百年诞辰,IBM出版了名为《让世界更美好:塑造一个世纪与一家公司的理念》的专刊。 1911年,IBM诞生

  为庆祝百年诞辰,IBM出版了名为《让世界更美好:塑造一个世纪与一家公司的理念》的专刊。

  1911年,IBM诞生于四家公司的合并,它们分别从事数据制表、计时器、电子秤和制造业。1914年,老托马斯·沃森(Thomas J Watson Sr.)离开NCR,出任IBM公司总经理。他提出的口号“思考”(THINK)成了公司的座右铭。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凯文·曼尼(Kevin Maney)讲述了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并精彩地描述了杰出科学家与精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1928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伍德(Ben Wood)认为简易计算机将具有无限商业潜力,十分之九的企业家都否决了他的看法。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J Watson Jr.)却极为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商机,并着手对其简单会计制表的业务进行转型,造就了后来的计算机产业。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史蒂芬·汉姆(Steve Hamm)所著“创建现代企业之道”这一章。这一部分讲述了老沃森如何思考现代企业的经营和建造,全球化、通用化工具与结构的使用和创造。卓越领导者的活力、激情与愿景调动起员工的创造性,造就了实力雄厚的企业。当今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应像IBM一样,问自己四个基本问题:

  企业如何自我定义与管理?

  企业如何创造价值?

  企业如何在全球经济中运营?

  企业如何参与到社会当中?

  公司是具有独特身份与价值的组织。正如汉姆敏锐地指出,“除非公司文化可持续,即它能在产品、市场、技术发生变化和主要领导者不指挥的时候仍然保持繁荣——否则公司不可能持久。”

  在20世纪80年代,IBM曾是计算机硬件行业的霸主,但它却自满起来。郭士纳(Lou Gerstner)于1993年来到IBM,2002年就使IBM咸鱼翻身。正如他所言,“除非你明白企业的文化,否则不可能产生变化。”

  第三部分“让世界更美好”是每个具有全球化雄心的企业真正的挑战。从“自我中心,为公司赢利”到服务与价值共享平台的公司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现任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启动的这场IBM全球转型,是一场重大的革新。全球企业的集成是通过共同的价值和流程实现的,能够传播全球的知识以帮助解决本土问题。

  现代企业当前面临着许多重大转变:经济力量向新兴市场的转移、人口结构的转型、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眼花缭乱的技术创新、战争、恐怖主义、还有自然灾害。

  传统观点认为,商业的任务就是为股东服务。但全球金融危机颠覆了这一看法。不管这是否是华尔街短期或长期的贪婪,应当追求利润而不考虑社会后果的观念本身就是不负责任且极为错误的。“当市场、社会和环境相融合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只管自己’这回事了。”

  随着世界的变化,现在正是融合与试验的时候。这是一个从慈善活动家转变为社会型企业的革新时代,即倡导企业将利润投资到社会造福事业中。

  “让世界更美好”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工作,如何消费世界稀缺资源,以及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互动。

  我们需要明白,应把我们生活的地球看做一个由人类与生态系统构成,并彼此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杰弗瑞·欧布莱恩(Jeffrey O’Brien)把掌握变化与复杂系统的流程描述成一个清晰的路径,即观测、描绘、理解、信任和行动。

  这与我自己的经验不谋而合:危机是一个事件,但发展是一个过程。事实上,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问题在于,它沉迷于脱离了杂乱现实的完美理论。传统理论并不能教你如何实现诸如高收入、兼容的可持续社会的理想。

  包括现代企业在内,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实施和实现这些理想。把世界看做一个复杂系统来理解,能让我们明白这样的现实:发展不只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循环。我们思考,因此我们需要行动。但行动可能导致非预期或非理想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反省,思考,改变并做出反应。

  过程与目标同样重要。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亚洲吃了不少苦头才学到这一点。

  伟大的经济需要伟大的企业建造。要理解现代企业在快速变化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IBM100周年专刊是必读书。

  作者为中国银监会首席咨询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新智库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香港证监会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