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调制的重口味需谨慎
我們為啥偏愛重口味
2012年“中國飲食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在吃的問題上,重視口味的人最多,其中“辣”字當先,“甜”緊隨其后,接下來是“咸”和“酸”,“苦”排名最后。
調查中,被公認為“垃圾食品”的燒烤類食品,以43.0%的比重高居“公眾最愛吃並經常食用的街頭小吃”榜首。接下來是油條、腌制類食品、麻辣燙和薯片等。嗜好“重口味”,吃東西偏“油、咸、辣”的人越來越多。
“我特愛吃辣,原來好像並沒有吃那麼多,現在越吃越多。”張翹楚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他的疑惑是:“重口味”為啥越來越重?
生活壓力居首。“重口味”其實是通過過度或過量攝取某些物質,形成對感官的強烈刺激。當生活節奏加快,緊繃了人們的神經,體驗“重口味”的刺激成為一種宣泄方式。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身體灼燒的刺激感。這種刺激感所帶來的痛,會促使身體分泌大量內啡?(一種化學物質),讓人產生愉悅感。如今,不少人在飲食和休閑娛樂方面追求“發泄”、“過癮”,沉溺於這種自虐式的享受,反映出人們自身感知能力的退化,包括味覺變得遲鈍。
其次,不良的飲食習慣。大部分白領都會在桌上、抽屜裡擺上一包包的零食,以甜食居多,而這些,幾乎成了生活必需品。漸漸地,吃甜食上了癮。其實,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正混亂著我們的味覺系統,更糟的是,這還會加速鋅的流失,而鋅就是慫恿味覺逃亡的主犯。在不斷的惡性循環中,重口味日漸加劇。
第三,年齡和疾病原因。隨著年齡增長,舌頭上的味蕾約有2/3逐漸萎縮,造成角化增加,導致味覺功能下降,而一些疾病如高燒、感冒、舌潰瘍等痊愈后,常常會感到口中淡而無味,進而追求重口味的刺激。
“重口”害人不淺
“重口”害人不淺
為什麼我們一吃薯片就容易停不下來?裹在外面的鹽粒和香料粉等調料功不可沒。追逐咸味、甜味等一切味蕾刺激,是我們在娘胎裡就有的天性,但重口味也是健康的重型殺傷武器。
味道重的食物,含鹽量都高。鹽是氯化鈉,除了提味,它還有防腐功效,具有一定毒性。除了鹽之外,味精、雞精等增鮮產品,以及醬油、黃醬、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腐乳、蚝油、蝦醬等所有咸味調味品也都含有大量鈉。
過多的鈉會增加腎臟負擔,促進水腫,升高血壓,造成組織脫水,增加胃癌風險,加劇經前期不適,還會增加尿鈣流失。都知道鹽吃多了不好,但實際生活中很難控制,因為加工食品和餐館美食中含有大量鈉。
2010年,美國醫學研究院公布了一項研究報告:如果飲食中的鈉含量從目前日均3.4克減少到2.3克(約1茶匙),這樣每年可減少10萬人死亡。對於中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報告建議每天食鹽不超過1.5克。
在中餐烹飪中,南方甜味較多。糖可單獨用於調制甜味食品,也可以參與調制多種復合味型,還可去苦、去腥。但過量攝入糖會導致齲齒,並引發肥胖、糖尿病、動脈硬化症、心肌梗塞,甚至對乳腺癌等癌症也有促進作用。
酸,在烹飪中應用廣泛,但一般不宜單獨使用。醋能去魚腥,解油膩,提味增鮮,開胃爽口,增強食欲。同時還有收斂、固澀的效用,可助腸胃消化。但醋不宜大量飲用,尤其是胃潰瘍的患者,更要避免喝醋。
這些調料是化學武器
這些調料是化學武器
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增鮮劑、調味品,讓廚藝不精的人也能做出口味不錯的菜肴,自然也不會被餐廳放過:你喝的鮮美的高湯裡,也許就有一種叫“一滴香”的東西,隻要一滴,就能讓一鍋清水變成“高湯”!
一滴香是一種咸味香精,屬於化工合成產品,配料多為丙二醇、2-甲基-3-四氫?喃硫醇、?喃酮、乙基麥芽酚等,長期食用將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創傷。
和一滴香有同樣魔力的產品還有許多。如雞骨浸膏可以代替雞架,產生雞肉香味﹔2號麻油精和水溶辣椒精可以代替麻油和辣椒油,調配香濃的油碟﹔甲基環戊烯醇酮,讓人吃了之后還想吃,越吃越愛吃﹔中草藥膏針對喜歡點中草藥鍋的食客,隻要白水一沖,就和中草藥的香味一模一樣。這些就是市面上火鍋、麻辣香鍋的必備底料,讓不明真相的食客吃得欲罷不能。
許多中國家庭已經習慣了用雞精替代味精,在廣告裡,它除了能讓菜肴口感更佳,本身還有營養。
實際上,雞精中味精的含量大於35%,配以食鹽,再添加雞肉雞骨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增鮮劑(I+G)和其他輔料,形成鮮香濃郁的調味效果。所以,雞精就是加了雞味的味精,並非營養提升,反倒是添加劑比重更勝一籌。
嘗“鮮”,要天然
嘗“鮮”,要天然
靠調味劑提味其實沒錯,有機物最綠色健康,家庭主婦們大可自己動手,制作最純天然又無副作用的加鮮調味料。
香菇粉:干香菇(150克),擦掉表面浮灰后(不要用水清洗),用手掰成小塊兒,放入攪拌器裡打碎成粉末,放入密封瓶中保存即可。香菇粉可以放入各種湯裡,還可以用於各種炒菜和咸菜的制作中,用來代替味精,用量大約在1/2茶匙左右。在做餃子、包子、肉餅餡時可以多添加一些,味道非常好。
紫菜粉:將紫菜(約100克)用剪刀剪成小塊,放入攪拌器裡打碎成粉末,放入密封瓶中保存,千萬不要進水或受潮,否則會成團,沒法使用。紫菜粉可以放入各種湯裡和炒菜中,味道非常鮮美,用量大約在1茶匙左右。
小魚粉:將干的小銀魚(約200克),去掉內臟,放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烘干,將炒出的雜質倒掉。將炒好的魚自然冷卻至干,然后放入攪拌器裡打碎成粉末,放入密封瓶中保存。這款味精可以放入海帶湯、大醬湯、海鮮湯等中用來提味,用量根據自己的喜好,1/2茶匙可供大家參考。
蝦皮粉:蝦皮用篩網裝著沖洗干淨,用溫水浸泡10分鐘左右再次洗淨,撈出瀝水備用。把洗好的蝦放進鍋裡炒干,炒好的蝦皮晾涼后放進攪碎即可。蝦皮粉和小魚粉類似,都是極鮮美的自然饋贈,用法同小魚粉。
中國人鹽糖攝入量大超標
中國人鹽糖攝入量大超標
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鹽糖攝入標准是:成人日均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糖攝入量不超過40克。而中國人每天平均食鹽攝入量約為12至14克﹔常吃的甜食中,僅一勺果醬就含糖約15克,10克巧克力約含糖9克,1支蛋卷冰淇淋約含糖10克。
常見調味料添加劑
常見調味料添加劑
防腐劑: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低亞硫酸鈉、苯甲酸及其鈉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酸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等。
抗氧化劑:茶多酚(又名維多酚)、乳酸鈣、磷脂、異抗壞血酸鈉等。
增稠劑:決明膠、辛烯基琥珀酸鋁澱粉、槐豆膠、普魯蘭多糖等。
乳化劑:磷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硬脂酸鈣、丙二醇脂肪酸酯等。
甜味劑:乙?磺胺酸鉀(安賽蜜)、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鈣(又名甜蜜素)、糖精鈉、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等。
著色劑:檸檬黃及其鋁色澱、焦糖色、核黃素、誘惑紅及其鋁色澱、胭脂虫紅等。
酸度調節劑:乙酸鈉、磷酸、磷酸三鈣、乳酸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