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嘉义名特产老福仔蒜头饼糕饼

未知 2013-06-13 10:19 地方特产
南靖县和溪镇乐土村,原名六斗社,面积12.22平方公里,人口913人。村后完整保留达72公顷的风水林,即乐土

    南靖县和溪镇乐土村,原名“六斗社”,面积12.22平方公里,人口913人。村后完整保留达72公顷的风水林,即乐土南亚热带雨林,1963年列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2001年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六斗村位于嘉义县六脚乡的北部,移用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六斗社地名,西与云林县北港镇、水林乡为邻,约有两三百户,多以农业为主,出产绿芦笋、麻油、花生等大宗农产品。其中,六斗厝垦区为东西狭长的垦区,六斗村有嘉义名特产老福仔蒜头饼糕饼。
  1993年,台湾黄氏宗亲到乐土村龙湖祠祭祖。
  在闻名遐迩的南靖和溪镇乐土亚热带雨林附近,有一个黄姓村民居住的村庄叫做六斗村。无独有偶,台湾省嘉义县也有十几个以“六斗”命名的村社,均以黄姓为主集村,祖地就是南靖六斗村。海峡两岸的六斗村,村同名,人同根,是同宗共祖的黄姓家族开发的两个村庄。南靖县六斗村,又叫禄斗村或乐土村。昨日,记者来到南靖和溪镇乐土村采访,黄氏宗亲很高兴,都说他们还没去过台湾,再过几天将利用海峡论坛的机会,好好对族谱,共话同根情。
  南靖乐土村
  龙湖宗祠历经600多年沧桑
  昨日,记者来到距离漳州市区70多公里远的偏远山区——南靖和溪镇乐土村。这里与漳平县交界,其西北面距龙岩市仅5公里。青山环绕,村庄整洁。因龙厦铁路穿过村庄,老村多半移建,98户村民已经盖起小别墅,被南靖县评为“富美乡村”。


  今年79岁的村民黄承钦说,村落叫六斗村有600多年之久,但在民国初期被改为“乐土”村,有时书写用“禄斗”。与年长的村民谈起,他们多喜欢将村名叫做六斗村,因为附近有六斗山、 六斗坪等旧地名。
  记者随后来到村后的龙湖宗祠,只见宗祠坐北朝南,后有茂密森林。家庙为两进带两厢悬山顶式建筑,前设天院,以围墙围合,西南向设门楼,前有月牙形泮池,总占地约20亩,建制完整,规模宏大。地形貌似向南开口的马蹄形,是闽南地区有代表性意义的宗祠建筑。宗祠的梁架斗拱和装修构件雕刻精细,雀替花板装饰简繁有度,瓷雕彩画丰富艳丽,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据记载,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600多年沧桑。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扩建成现有规模。因时势变革,龙湖祠曾另辟它用,祀事停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宗祠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居住地。改革开放初期,乐土村恢复宗祠原有功用。1993年由台湾各地黄氏宗亲捐资重修,现存建筑保持清代风格。2011年,龙湖祠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义六斗村
  开基祖康熙初年入垦
  嘉义县六脚乡六斗村中有北港溪、东石支线六经,旧属牛稠溪保六斗尾庄。康熙初年,南靖县和溪六斗村的黄英派下十世承细渡海迁台,入垦六斗厝。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由漳州府龙溪县人张滥、黄信开垦六斗尾一带。
  六斗村旧聚落地名有六斗尾、三坎店、厝地仔、砖仔窑、新厝等。六斗尾聚落隔着蜊仔沟的对岸,即新港乡南部的六斗仔,为清时的垦区,均原属牛稠溪保,六斗尾即是六斗厝垦区的尾端,因此得名。其中,新厝聚落别称六斗尾新厝,是早期开垦新迁入定居而形成的聚落。居民分别来自附近的六斗厝、口湖乡的湖仔内、北港镇的盐水埔及过沟仔,都是以黄姓为主的中型集村。六斗村六斗尾新厝聚落建有庄庙新兴宫,主祀康元帅,是黄姓从新港乡六斗厝移居时迎来,初仅搭建简易茅草小庙供奉,1928年建新庙。


  隔海对话
  南靖和溪镇乐土村村长黄飞乐:
  盼嘉义宗亲来南靖
  南靖乐土村与台湾桃园经常来往,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1993年,桃园组团到乐土龙湖家祠祭拜祖先达100多人,2011年也有16人组团前来。但是嘉义县六斗村与本村还没交流过。我已经获邀参加海峡论坛有关活动,希望通过聚会,邀请嘉义六斗宗亲前来南靖乐土走亲、谒拜祖先。
  台湾黄氏宗亲桃园分会黄国源:
  让同名村走得亲热
  两地黄氏宗亲源远流长,海峡两岸人民亲情永在。龙湖祠成为我们心中维系亲情和血缘关系最好的精神象征物。黄氏后裔将不忘祖训,竭诚到大陆寻根认祖。此次两岸同名村的村、里长聚首,我将帮助南靖乐土的宗亲联系,让同名村以后走得亲热。
  相关链接
  台胞宗亲签名保护乐土雨林
  此保护区为国家级,植物有一千多种
  龙湖宗祠后的一片300多亩的南靖乐土热带雨林,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不久,台湾黄明仁、黄明元等宗亲到宗祠祭拜祖先,还签名倡议保护这片绿地。
  乐土雨林,树木皆高大参天,高达25米以上,树冠浓密苍郁,遮天蔽日。许多乔木(如红栲)的巨大板状根突出地面一米余,扁扁平平,既可当坐骑,也可用来避风雨。林中有一棵大树高达30米以上,树身需要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住。另有一棵空心大树,树洞里可以摆上一张桌子和椅子,让孩子看书写字。
  更为有趣的是一棵叫做“百子千孙”的大树,树身也要六七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它。而树头周围,密密匝匝长着两三米高的小树,这些小树围拢在母树身边,既像是儿孙绕膝,又像是慈母在保护着自己幼小的孩子。巨大的板藤,最大直径52厘米,长达2000米以上,在林中弯弯绕绕、曲曲折折,扭拧攀援垂挂在大树干上,或横空远远搭撂在树杈间,以它的柔韧多姿与大树的伟岸刚直相媲美。
  据调查,乐土雨林植物种类有一千多种,植物群落垂直有六七层之多,且以热带、亚热带性科属的植物为主。


  两村渊源
  同奉一世祖黄英
  根据家庙和族谱记载,南靖乐土黄氏肇基始祖黄英,明洪武年间就迁至六斗坪一带,就是现在的和溪镇乐土村。其子黄孟昌知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后择地在六斗山的小山南面,在卧牛睡姿地形并依靠风水林始建宗祠,即龙湖祠现址。
  乐土村山清水秀,黄氏子孙枝繁叶茂,已有24世。黄氏后裔谨遵祖训,严禁砍伐宗祠后的大片风水林,因此森林历代保护完好。从七至十五世有300多人移居台湾,其中清康熙年间迁台就有175人。入台后分布于台北、南投、台南、桃园、彰化、高雄、宜兰、云林等地聚居。其中黄氏十世祖黄承细迁台,繁衍后裔就在六脚乡六斗村等地。后黄承细被奉为六斗黄氏开基祖。因与祖地村同名、人同根,同宗共祖,他们同奉一世祖黄英。嘉义县还有几个以“六斗”命名的村庄,比如六斗子社、内六斗、外六斗、六斗尾等村社,也奉十世黄承细为开基祖。
  村里老人介绍说,1993年,台湾宗亲捐资18万多元重修龙湖祠并重修乐土黄氏族谱,宗祠落成后再次大规模祖地谒祖。1994年、1997年两次组团回乡,进入2000年后,基本上每年都回到祖地,现两地宗亲的交流互访已进入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