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正事不做,豆腐放醋”
俗话“正事不做,豆腐放醋”,说的是正经事儿不做却做一些没用的事情,可见豆腐和醋,是两件不兼容的食材。因为点豆腐卤水呈碱性,醋呈酸性,两者相遇时,豆腐会化成豆浆。但在岳池县中和镇,豆腐和醋却是响当当的地方名小吃和名特产。10月9日,“两江行”采访组走进中和镇,实地感受了这两样美食的魅力。
中和场镇人口不足万人,与很多乡镇集市不一样的是,豆花店特别多,全镇大大小小的豆花店有10多家,而每家的生意都不错。9日下午,采访组慕名来到已有百年历史的“陈豆花”店。此时,豆花店已打烊,老板陈祖建(“中和豆花”传承人之一)正在小憩。
“凌晨4点就起来忙活,打豆子、滤豆渣、煮豆浆、点豆花,所有工序忙完,差不多天就亮了。”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陈祖建告诉记者,做豆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尤其是在夏天,不仅要晚睡,还要早起,“豆子只能浸泡三四个小时,泡久了就会变味,这样就会影响豆花的口感。”
除了严格遵守做豆花的每一道工序外,“中和豆花”所采用的水,都是本地特有的吊井地下水。“这样做出来的豆花口感绵软,入口后豆香十足。”陈祖建说,正因为如此,“中和豆花”才以其独特的口感享誉川渝两地。
“陈豆花”店位于渠江中和码头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早在上世纪初,陈祖建的曾祖父便瞅准商机,在这里开店卖豆花。“那个时候,达州、广安、重庆一带很多船夫在中和码头歇脚时,都会来我家豆花店,叫上一碗豆花和米饭,配上用红辣椒油、芝麻香油、青椒豆瓣、姜蒜泥、葱花等制成的蘸酱,再来上二两小酒,巴适得很。”陈祖建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了解过家里的历史。
因为陈家豆花店的生意特别好,早在解放前,就有重庆人前来学艺,并在重庆主城区开设了以“中和豆花”命名的豆花店。陈家豆花店广收门徒的传统也延续至今,并为“中和豆花”的扬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我一共收了100多个徒弟,年龄最大的已有80高龄。”今年58岁的陈祖建接手“陈豆花”店已30余年,收过来自重庆、广安和岳池等地的徒弟,学成后,徒弟们继续沿用“中和豆花”的招牌,并将店开到了上海、重庆、广安、南充等城市,最远的还将店开到了菲律宾。
陈豆花的发展史,在中和镇并不是孤本。带领记者采访的中和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中和镇,拥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豆花店有好几家,他们都为“中和豆花”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随着“中和豆花”的遍地开花,为更好地宣传和发展这一名小吃,该镇目前正着手申报“中和豆花”为地理保护标志,并借中和特色集镇建设契机,打造以豆花为主的特色街区,做大做强豆花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
陈醋的“陈”,一字双关。一是说醋酿造的时间较长,需要半年以上;二是中和陈醋的制作人姓陈。尽管中和陈醋和豆花一样出名,但中和陈醋一度停酿了10年,险些失传,直到今年夏天才重新开酿。
翻开窖池上保温的稻草,闻着窖池中散发出的清香,阳太建和赵玉清夫妇满脸笑容。“不能让这门手艺毁在我们手里。”赵玉清是中和陈醋传承人陈天福的外孙女,从小就跟着父母学做醋的她,对家族曾经的辉煌了如指掌。
“我们家已有200多年的酿醋历史,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赵玉清曾听父母讲述,那个时候,中和陈醋的产量很大、销路很广,岳池、武胜、广安、南充等地的醋商都到这里来进货。当地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走人户送礼,怀中抱着一个装着中和陈醋、贴着红纸的陶罐走在街上,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陈天福的醋生意越做越大,家中的资产也逐渐壮大。“外公只有我母亲一个女儿,我们四兄妹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外公留下来的。”赵玉清的大姐赵玉玲告诉记者,陈天福还是一位开明士绅,解放后,他将家里所有钱财捐给了政府,光是银元就用五斗箩挑了好几挑。之后,他家的作坊也被改为国有企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生产。
“中和陈醋酿造成本高,价格比市场上的瓶装醋贵很多。”阳太建说,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农村商贸市场打开后,各种瓶装醋制品进入市场,其低廉的价格、易于保存的包装,给中和陈醋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一些本地商贩打着“中和陈醋”的旗号,大量生产、销售廉价的勾兑醋,对该品牌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到2005年,“中和陈醋”在中和镇留下的只有名气,再也找不到正宗的产品。
如何让中和陈醋的酿醋工艺得到传承,让陈醋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是阳太建、赵玉清夫妇近10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既然是被市场淘汰的,那他们为何会对中和陈醋的发展充满信心呢?“中和陈醋是由优质大米、冰糖、白糖、独门香药,通过半年的陈酿完成的。”阳太建认为,由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酿造而成的中和陈醋香气纯正、酸味醇和,味道是市场上很多瓶装醋不可比拟的。
中和镇党委政府的一项举措也为阳太建、赵玉清夫妇增添了发展的信心。“政府为我们注册了商标,‘中和陈醋’的品牌将得到保护。”阳太建表示,由优质大米为原料酿造出的醋,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功效,因此,她相信重出江湖的中和陈醋必定会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