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瓜埠特产:赖月月饼

未知 2013-09-18 12:07 地方特产
南京市民常见的,无论是广式或苏式月饼,宽度不过几厘米。而北上过江到了六合的瓜埠,月饼的个头翻番了,

    南京市民常见的,无论是广式或苏式月饼,宽度不过几厘米。而北上过江到了六合的瓜埠,月饼的个头翻番了,要用炒菜的盘子装。这种月饼名“赖月”,据说是乾隆下江南时御赐的名字。“赖月”已经成了瓜埠的一张名片,虽然全镇目前只有一家食品厂在生产,但每到中秋,甚至主城区的市民也会驱车专程来买。上期,我们登上了历史厚重的瓜埠山,本期的《南京魅力街镇》,就从一块月饼,说说瓜埠人餐桌上的风情。


  超大个头的月饼 外皮像桃酥一样酥脆

  在瓜埠赖月食品厂,刚出炉的赖月月饼还冒着热气。单看它的外表,就知道不同寻常:每个月饼直径达到20厘米,满满盖住一只盘子。开吃前,要用刀切成若干瓣。此时馅料露了出来,是经典的五仁,包括瓜子、莲子、杏仁、核桃、芝麻,再加上用大头菜腌的“红绿丝”。

  除了个头,最不寻常的是赖月月饼的外皮。在馅料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外皮是区分月饼种类的一大标志:苏式月饼外皮是层层叠加,但大多是小麦的原味,而广式月饼的外皮仅有一层,味道却香甜。赖月月饼则是独树一帜,它的外皮既非苏式、也非广式,无论口感还是外形,都和中国另一种传统糕点—桃酥一样。“可以说,赖月月饼就是将原本实心的桃酥变成空心,里面加上了苏式月饼的经典馅料五仁。”瓜埠赖月食品厂厂长靳新平说。

  怎么做出了桃酥的效果?靳新平说,制作月饼皮,是由小麦粉、白砂糖、麻油三样调制而成的,这最后一项麻油就是“桃酥效果”的秘密所在,三种原料也需要按特定比例添加。“至于这比例,就掌握在瓜埠一个姓王的师傅手上,”靳新平说,“他们王家世世代代做赖月月饼,这是家传秘方,不外传的。”赖月食品厂就位于瓜埠车站边上,也是整个瓜埠唯一一家制作赖月月饼的单位。

  “赖月”其名是御赐 当地人早饭、下午茶的首选

  赖月月饼也有其典故,当地人无论老少,都能说出一二。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在瓜埠山上太平寺留宿。老方丈赖月和尚是个明眼人,见客人来头不一般,赶做丰盛的斋饭招待客人。这天正是中秋节,宾主一行用斋毕,洗漱罢,便来到寺庙大院内饮茶、赏月,方丈又命小僧献上月饼请客人品尝。乾隆接过饼小尝一口,觉得风味独特,油而不腻,香而不呛,酥而不散,就问:“此饼美妙绝伦,敢问名称叫什么?”方丈回道:“未有名称。”乾隆想了一会,没想出合适的名称来,便问方丈法号。方丈答道:“老僧法号"赖月"。”乾隆一拍手:“好,此饼独特,其名当不俗,以大师法号名之如何?”从此,赖月有了御赐的名称,瓜埠人从方丈那里学来技术办起了作坊,大量赖月销往各地,赖月以其独特的风味享誉四方。此后,赖月被列入贡品,年年运往京城大内。

  当年帝王享用的贡品,如今已是瓜埠居民餐桌上的美食,做法也始终没有任何改变,特别是当地的老人,喜食赖月月饼,而且主要有两种吃法:首先是清早起来,一碗烫饭,一块“赖月”,吸一口饭,嚼一块饼,热乎乎地吃上一顿,不禁感叹这是“人间一乐”;二是下午遛弯回来,搬张板凳坐在路边,泡上一杯绿茶,与月饼同食,和邻里聊天。“赖月月饼还是重油重糖的,所以和茶搭配,是最健康的吃法。”靳新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