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瓜菜出重大事故问责
铁腕保冬季瓜菜质量-食品产业网
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昨三亚召开,省政府与市县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签订瓜菜质量监管责任书
冬季瓜菜出重大事故问责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在三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副省长陈成及农业厅、交通运输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各市县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现场会。会上,罗保铭对今年冬季瓜菜生产作出再动员和再部署,陈成与各个市县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签订瓜菜质量监管责任书,责任书明确了瓜菜监管各个环节的责任任务。同时,《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经过征求18个市县意见后也于昨日出炉,《办法》明确了我省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方面追究责任的具体情形。
省纪检监察等参与起草《办法》
为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意识,确保冬季瓜菜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办法》经过18个市县意见征求后于昨日出炉。昨日会议上,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勇就《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和《办法》作出说明。据悉,此次省纪检监察部门和省委组织部共同参与起草该《办法》,对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的每个环节上都明细了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省级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办法》的监管范围包括市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省、市、县农业、工商、商务、质监、交通、公安等部门以及港口、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等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等。对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试行责任追究,坚持“属地管理”、“谁管理、谁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法有序、违规必究的原则。
冬季瓜菜监管工作责任要到人
据悉,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市县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发生冬季瓜菜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二)因疏于监督管理造成瓜菜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或者禁用农药在生产上使用的;(三)没有建立健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应急机制或者建立了但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对出现瓜菜质量安全问题不及时应急处理,造成恶劣影响的;(四)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没有纳入本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瓜菜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和必要的项目资金安排不到位的;(五)应当配备的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药监督执法机构、编制、队伍不落实的;(六)没有建设市县、乡镇、田头三级冬季瓜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或者建设了检测体系而没有发挥应有检验检测作用的;(七)农民教育和培训投入不足造成农民不科学使用农药而发生质量安全事件的;(八)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情形的。同时,《办法》也对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农业(农技)部门、工商部门、商务部门、质监部门等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作出说明。
强降雨后冬季瓜菜抢种见成效
罗保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10月28日第一次冬季瓜菜生产现场会后举行的再动员和再部署大会。今年“十一”期间,我省遭受了持续强降雨,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00多万亩,其中冬季瓜菜受灾面积46万亩。省委、省政府及时把灾后恢复农业生产作为抗灾救灾的全局重点工作,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瓜菜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12月1日,全省完成种植面积140万亩,比去年同期扩大9万亩,完成计划的53.8%。同时,备地150万亩,备肥3000万担,基本完成冬种瓜菜的育苗任务。从目前的进度看,我省提出种植面积260万亩、产量450万吨的任务可以完成,从而保障“两节”、“两会”期间的供应。
罗保铭:要吸取“豇豆事件”教训
罗保铭强调,抓好冬季瓜菜一举多赢。海南是我国冬季少有的天然大温室,在全国冬春蔬菜市场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中央的要求既是国家赋予海南的一份政治责任,也是对海南冬季瓜菜最有分量的广告。因此,海南应努力创造条件,在保障冬春蔬菜供应、平抑物价方面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同时,发展冬季瓜菜也是适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是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罗保铭要求各市县和有关部门尤其要吸取“豇豆事件”的教训,在瓜菜质量安全方面做到有言在先、公之于众,严厉打击销售违禁高毒农药。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加大抽查覆盖面和频次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将加强执法打假,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农业投入品市场环境。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季在对化肥生产企业开展全省统一监督抽检时,共抽检25个复混肥样品,合格率为80%。今冬明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继续加大对农用化肥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加大省级统一监督抽查的覆盖面和抽查频次,不断提升我省农用化肥产品质量水平。
三亚市政府
创四级农产品质检体系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三亚做了确保冬季瓜菜安全的典型经验发言,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在发言中表示,三亚市在全省首个成立了“市→主要镇→镇、村委会→农贸市场、企业、合作社”的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该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全面保障。同时,三亚市首次把国营农场纳入检测体系,组织各镇、农场开展每周2次例行监测,及时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状况。
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即市级成立1个检测中心;崖城镇和海棠湾镇设立2个农产品质量监测站;每个村委会配备2名农产品质量监督员;各农贸市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单位成立检测室,实行瓜菜100%检测。建立“三关”监督机制,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即三亚生产的瓜菜要经过田间技术指导关、田头检测关、市场监测关才能出岛。通过四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三大关口的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全面的保障。
省交通厅
设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据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鲜活农产品出岛运输的需要,我省充分发挥海运冷藏运输运价低、耗损少、抗自然灾害强的优势,在开通海口至营口、海口至天津海上运输鲜活农产品冷藏集装箱航线的基础上,开通海口至上海等航线。同时,在海口港和粤海通道南港,设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今年1月至11月,全省完成鲜活农产品出岛运输639.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87%。
省工商局
加强蔬菜市场监管巡查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省工商局负责人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将加强对蔬菜市场的监管巡查,辖区工商所将对农贸市场、瓜菜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销售的蔬菜坚持每天巡查,及时纠正和查处流通环节瓜菜销售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对瓜菜经营者的主体资格、瓜菜检测凭证等相关材料,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建立情况等都必须纳入巡查内容,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市县工商局也将充分发挥食品检测等的作用,对每个市场销售的蔬菜及相关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据悉,从12月15日起,省工商局将全面启动外省进岛蔬菜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对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瓜菜质量加强监管,坚决杜绝问题瓜菜在市场销售。属地工商所对上市瓜菜实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同时,依法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配备蔬菜快速农药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开展日常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督促市场开办者必须在市场内醒目位置公示当日销售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从12月1日起,对不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室或建立了检测室又不履行职责的市场开办者,按有关法规给予最高额度的罚款,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冬季瓜菜出重大事故问责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在三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副省长陈成及农业厅、交通运输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各市县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现场会。会上,罗保铭对今年冬季瓜菜生产作出再动员和再部署,陈成与各个市县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签订瓜菜质量监管责任书,责任书明确了瓜菜监管各个环节的责任任务。同时,《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经过征求18个市县意见后也于昨日出炉,《办法》明确了我省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方面追究责任的具体情形。
省纪检监察等参与起草《办法》
为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意识,确保冬季瓜菜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办法》经过18个市县意见征求后于昨日出炉。昨日会议上,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勇就《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和《办法》作出说明。据悉,此次省纪检监察部门和省委组织部共同参与起草该《办法》,对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的每个环节上都明细了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省级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办法》的监管范围包括市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省、市、县农业、工商、商务、质监、交通、公安等部门以及港口、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等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等。对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试行责任追究,坚持“属地管理”、“谁管理、谁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法有序、违规必究的原则。
冬季瓜菜监管工作责任要到人
据悉,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市县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发生冬季瓜菜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二)因疏于监督管理造成瓜菜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或者禁用农药在生产上使用的;(三)没有建立健全冬季瓜菜质量安全应急机制或者建立了但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对出现瓜菜质量安全问题不及时应急处理,造成恶劣影响的;(四)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没有纳入本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瓜菜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和必要的项目资金安排不到位的;(五)应当配备的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药监督执法机构、编制、队伍不落实的;(六)没有建设市县、乡镇、田头三级冬季瓜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或者建设了检测体系而没有发挥应有检验检测作用的;(七)农民教育和培训投入不足造成农民不科学使用农药而发生质量安全事件的;(八)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情形的。同时,《办法》也对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农业(农技)部门、工商部门、商务部门、质监部门等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作出说明。
强降雨后冬季瓜菜抢种见成效
罗保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10月28日第一次冬季瓜菜生产现场会后举行的再动员和再部署大会。今年“十一”期间,我省遭受了持续强降雨,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00多万亩,其中冬季瓜菜受灾面积46万亩。省委、省政府及时把灾后恢复农业生产作为抗灾救灾的全局重点工作,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瓜菜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12月1日,全省完成种植面积140万亩,比去年同期扩大9万亩,完成计划的53.8%。同时,备地150万亩,备肥3000万担,基本完成冬种瓜菜的育苗任务。从目前的进度看,我省提出种植面积260万亩、产量450万吨的任务可以完成,从而保障“两节”、“两会”期间的供应。
罗保铭:要吸取“豇豆事件”教训
罗保铭强调,抓好冬季瓜菜一举多赢。海南是我国冬季少有的天然大温室,在全国冬春蔬菜市场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中央的要求既是国家赋予海南的一份政治责任,也是对海南冬季瓜菜最有分量的广告。因此,海南应努力创造条件,在保障冬春蔬菜供应、平抑物价方面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同时,发展冬季瓜菜也是适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是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罗保铭要求各市县和有关部门尤其要吸取“豇豆事件”的教训,在瓜菜质量安全方面做到有言在先、公之于众,严厉打击销售违禁高毒农药。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加大抽查覆盖面和频次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将加强执法打假,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农业投入品市场环境。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季在对化肥生产企业开展全省统一监督抽检时,共抽检25个复混肥样品,合格率为80%。今冬明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继续加大对农用化肥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加大省级统一监督抽查的覆盖面和抽查频次,不断提升我省农用化肥产品质量水平。
三亚市政府
创四级农产品质检体系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三亚做了确保冬季瓜菜安全的典型经验发言,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在发言中表示,三亚市在全省首个成立了“市→主要镇→镇、村委会→农贸市场、企业、合作社”的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该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全面保障。同时,三亚市首次把国营农场纳入检测体系,组织各镇、农场开展每周2次例行监测,及时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状况。
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即市级成立1个检测中心;崖城镇和海棠湾镇设立2个农产品质量监测站;每个村委会配备2名农产品质量监督员;各农贸市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单位成立检测室,实行瓜菜100%检测。建立“三关”监督机制,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即三亚生产的瓜菜要经过田间技术指导关、田头检测关、市场监测关才能出岛。通过四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三大关口的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全面的保障。
省交通厅
设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据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鲜活农产品出岛运输的需要,我省充分发挥海运冷藏运输运价低、耗损少、抗自然灾害强的优势,在开通海口至营口、海口至天津海上运输鲜活农产品冷藏集装箱航线的基础上,开通海口至上海等航线。同时,在海口港和粤海通道南港,设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今年1月至11月,全省完成鲜活农产品出岛运输639.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87%。
省工商局
加强蔬菜市场监管巡查
昨日全省冬季瓜菜生产第二次现场会上,省工商局负责人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将加强对蔬菜市场的监管巡查,辖区工商所将对农贸市场、瓜菜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销售的蔬菜坚持每天巡查,及时纠正和查处流通环节瓜菜销售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对瓜菜经营者的主体资格、瓜菜检测凭证等相关材料,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建立情况等都必须纳入巡查内容,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市县工商局也将充分发挥食品检测等的作用,对每个市场销售的蔬菜及相关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据悉,从12月15日起,省工商局将全面启动外省进岛蔬菜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对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瓜菜质量加强监管,坚决杜绝问题瓜菜在市场销售。属地工商所对上市瓜菜实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同时,依法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配备蔬菜快速农药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开展日常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督促市场开办者必须在市场内醒目位置公示当日销售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从12月1日起,对不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室或建立了检测室又不履行职责的市场开办者,按有关法规给予最高额度的罚款,直至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