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蔬菜买卖市场的“死结”
在山西经营蒜薹的唐喜士抱怨:卖难时,我们被称为菜贩子或不法商贩,买难时又叫我们农民经纪人。从业20年
在山西经营蒜薹的唐喜士抱怨:“卖难时,我们被称为菜贩子或不法商贩,买难时又叫我们农民经纪人。”从业20年来,老唐觉得挣这个挨骂钱太委屈。
蔬菜市场的“死结”是: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自发形成了一体化的市场,但没有一体化的信息,市场失去了调节功能。因此就造成:尽管个别种植品种不平衡,在批发市场上“撞车”而出现菜贱伤农,但是零售市场反应迟钝,仍旧高位运行。
价格大起落背后
不久前的4月份,刚发生过卷心菜和西葫芦在局部地区地头每市斤以“分”为单位卖的悲情故事,而5月份西葫芦的20倍提价之旅就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蔬菜市场的这种变化和时令有关,这个时间差和以往年份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价格巨幅波动的周期基本吻合:5月份之前,叶菜类的本地菜和外地菜大量集中上市前后,价格会下降。此后,茄果类蔬菜就会成为降价主角。换个时间,如到了秋季,降价的主角又会发生在甘蓝等品种上。
时令菜在局部地区地头以“分”为单位卖,正是种植面积增加、南北同步上市的配置失当共同造成的。
而观察非时令蔬菜,比较去年同期会发现,多数蔬菜品种的价格依然高位运行。原因在于,消费者对蔬菜的消费增大,扩大了蔬菜的供需量,蔬菜绝对数量少导致的供不应求,支撑蔬菜市场在高位运行。
局部的菜贱伤农源于资源配置失当。蔬菜配置失当分为三种,一种是蔬菜品种种植面积配置失当,某些品种多了,某些却少了;另一种是蔬菜上市时间配置失当,批发市场上南北蔬菜“撞车”;还有一种是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蔬菜数量的配置失当,造成人为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