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鲜花、麦浪和蔬菜大棚让大地五彩斑斓
一大早,当地不少农民就到大棚里忙碌起来,不过,他们收获蔬菜不是送往远离边境的城镇,而是越过边境“走西口”。
清晨,当援疆干部一行赶到已有200多年通商历史的巴克图,周边大片的农田掩映在氤氲中,口岸的很多商铺还未开张营业,但空气里已嗅得到繁忙的味道。援疆干部被告之,“十一五”期间,新疆累计向周边国家出口地产设施蔬菜16.61万吨,其中2010年出口反季节蔬菜6.15万吨。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塔城地区贡献最大,出口量占到全区出口总量的97.4%。
据塔城地区农业局介绍,截至目前,塔城地区已完成10万亩蔬菜出口基地建设,共建成蔬菜大棚6072座、日光温室5300座,大棚集中连片面积达7800多亩,总面积2.2万亩。2010年塔城地区各类蔬菜出口6.1万吨,销售收入达3.89亿元。
不过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巴克图口岸显得有些冷清,看不到穿梭拉菜的汽车和外国客商。一些援疆干部四下打探,得到说法不尽一致。有说是哈萨克斯坦提高了进口货物关税,其中农产品关税调整幅度最大;也有说是哈方海关对运输汽车卡得紧,总车限重下调,一超重就会被退运。一些在口岸做生意的商户说,今年的种植成本提高,蔬菜的出口优势不再明显,出口数量自然就少了。
不管哪一种说法更准确,看起来,今年巴克图口岸的蔬菜出口遭遇了“滑铁卢”。 此前,从2008年水果蔬菜大规模出口以来,2009年蔬菜水果出口突破5万吨;2010年仅水果一项,出口即达到6万余吨,由此,巴克图口岸连拔新疆各口岸头筹,连续三年果蔬出口占全疆出口总量的50%以上。
而同在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今年上半年蔬菜出口势头不减。共出口蔬菜521批(次)、9468.2吨和货值1224.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5%、45.2%和172%。口岸的海关工作人员说,今年中亚地区春季较往年气温偏低,作为区域主要生产国的乌兹别克斯坦蔬菜上市较晚,成为我国反季节蔬菜出口增长主要原因,同时国内农产品价格一直高位运行,造成出口蔬菜大幅度增长。
虽然出口坐上了“过山车”,但部分援疆干部认为,塔城的地缘优势犹在:邻近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10个工业城市,总人口在1500万以上,对果蔬等农副产品需求量较大,口岸蔬菜贸易十分旺盛。难道“外因”生变,新疆蔬菜“走西口”就走不通了?
来自治区农办的一则消息似乎是在“对症下药”:新疆将从五个方面加快开拓中亚农产品市场步伐,即加快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化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着力解决农残超标问题,有效监管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分工协作和信息沟通,建立监管部门、出口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进程;大力支持企业争创自主优质品牌,加强宣传推介力度。
如此看来,新疆蔬菜要源源不断“走西口”,仅有口岸优势和蔬菜种植规模是不够的,还要有标准化和品牌,中亚居民的餐桌上才少不了“新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