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有机蔬菜正摆上了我们的餐桌
“天然食品”最安全,这是很多人奉行的健康理论。所以,越来越多的有机蔬菜正摆上了我们的餐桌。那么,这些标着“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蔬菜的安全性真没有漏洞吗?口说无凭,实验为证!记者历时1个半月做了一次调查。
同样是白菜
有机的为啥能卖出肉价
按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市面上的蔬菜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个等级——
无公害蔬菜,是指有害物质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食用后不影响健康。严格说,无公害是最基本的要求。
绿色蔬菜,是指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种植的,可以使用农药化肥,但限量要求更高。本质上讲,它是有机蔬菜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有机蔬菜要求最高,完全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不能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转基因种子之类,确保“零农残”、“零污染”等。
在杭州一家超市里,普通白菜3元/斤,而一旁的有机白菜将近15元/斤,卖出了肉价。
有机蔬菜不但很多人吃不起,也不是寻常农户种得起的,所以才贵。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
“首先是人力,常规种植可以用除草剂,一人一天可以喷几十亩,草就全枯了;而有机蔬菜必须人工除草,每人每天120元;
“其次是产量,以西红柿为例,普通西红柿都是无性繁殖,亩产两万斤,配上催熟素,还没红就可以摘;而有机西红柿必须要等它熟透才能摘,亩产不到3000斤;
“第三是有机认证费,4000亩土地每年单是环境认证就要三四万;然后地里种出来的每一样蔬菜、每年的认证费也要两三千元。”
杭州蔬菜行业协会有三十多家成员,个个都是杭州上规模的蔬菜种植企业,但做过有机认证的只有一两家。
“有机蔬菜大多是贸易公司在投入,真正种菜是不会做有机的。”杭州百穗农业总经理吴江达说。
蔬菜有不有机
不由管理部门说了算
很多人会想当然认为,“菜篮子”的事肯定全归农业、质监、工商部门管,但有机蔬菜特殊——到底是不是有机?不是这些部门说了算。
蔬菜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低于这个底线,根据《农产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查处。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工商部门负责对其包装、标志等进行监督和抽检。在这两方面,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在监管上一样。最大的不同是:无公害和绿色蔬菜是由农业部倡导的,属于官方认证;而有机蔬菜属于优质农产品,究竟是不是,要由第三方机构对其认证。
目前,这样的有机蔬菜认证机构全国有21家,由国家认监委批准,他们定期向认监委递交报告,接受其对认证活动和结果的抽查和监督,到下面,由地方质监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所辖区域内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实施监管。
所以,假如杭州的张老板找到一块地、山清水秀,要做有机黄瓜,他首先做的是付费找认证机构,每年、每批次都检测合格,他的黄瓜才能贴上有机的标签。
那么,有机蔬菜的认证机构既是裁判员,又是受益方,关系就微妙了。记者调查中发现:相同面积的土地,不同的认证机构,认证费也不同。
杭州市质监局合格评定监督管理处主任科员赵一立说,杭州对认证公司的监管,用“检查一家企业,追溯一家认证机构,净化一片区域”的方法,虽有成效,但困难很大。
首先,这21家认证机构,业务范围是没有区域限制的。也就是说,张老板可以不找浙江的认证公司,而是找了家北京的。那样监管工作就很难了。
“另外,认证监管工作专业性很强,它需要既懂蔬菜种植,又熟悉认证规则的专业人员,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赵一立说。
每样有机蔬菜都认证不可能?
有机标志是漏贴还是以次充好?
有机蔬菜的销售,主要有两条路子——
一是进大超市,种植基地通过与超市合作,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为超市提供货源;二是网络销售,也就是“宅配送”的模式,消费者先是网络下单,付款后,商家挨家挨户上门配送。
不论哪种途径,消费者光靠眼睛辨真伪是不可能的,能倚仗的只有包装上的认证标志。
记者从杭州世纪联华超市施家桥店,随机购买了一批浙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有机蔬菜,发现“有机彩椒”和“有机胡萝卜”并没贴有机认证标志。公司的工作人员解释,因为蔬菜在货架上会受潮,标签容易脱落,也可能是贴错了地方,或者漏贴了。
但记者发现,“漏贴标签”并不只有这一家,从网上买来一份有机蔬菜套餐,拆箱发现,没有一个品种贴了认证标志。到底是漏贴,还是以次充好?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说:“我们也遇到的,挨家挨户配送的蔬菜,茄子、西红柿、黄瓜等主要品种都是申请认证的,可能也会附带一些香葱或香菜,像这些就没有认证了,这也是为了品种更丰富一些。”
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要想做到每个产品都有机认证是不可能的,一是认证费太贵;另外是认证时间太长,存在时间差,“西红柿已经成熟、销售了,但认证还没有通过。”
此外,记者记者实地去了福建某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看到的情况也让人吃惊——
按照认证要求,有机农场应远离城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但在这片1000亩、种植茄子、黄瓜等8个品种的有机蔬菜农场附近,生活垃圾堆成了一个小山包。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垃圾是从镇区运来的,而且在这块农场认证前就已经开始倾倒了,“一天倒两次,每次都是满满的一拖拉机。”
有机证书作假
网上400元就能买到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农场甚至绕过认证公司,干脆自己伪造认证证书和标志,生产假冒“有机蔬菜”。
为此,记者实际操作了一次:以种植户的身份,通过淘宝网联系到了湖南娄底的一家办假证的公司;对方在QQ上说,只要400元就能做出一张有机证书,“相似度95%以上”。
按对方要求,记者提供了一份虚拟的农场种植面积、蔬菜品种等基本资料,3天后果真收到了一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盖的是南京某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公章,证书号、生产者号一应俱全。
把这份有机证书,传真给了该认证中心,请对方辨认,得到的回复是:伪造的、无效!
一是证书号,在国家认监委网站上查询后和登记企业不一致;
二是证书内容,国家认监委在使用认证标签后,认证证书内容中,就不再书写“规模”等信息了;
三是公章不对,造假的是电子章,而不是钢印公章。
“零农残”真就没隐患?
有机蔬菜必须确保“零农残”,为检测,记者买了三种白菜:一是农贸市场的白菜,二是某宅配送的没贴认证标签的“有机白菜”,三是贴着认证标签的“有机白菜”。
检测单位:浙江省有机食品质量检测中心、余杭区农产品监测中心;
检测项目: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氨基甲酸类农药,一共51项。
浙江省有机食品质检中心郭工程师说,目前全世界登记在册的农药共有800多种,常用的有100多种,日常农产品监测中,常检的也就这50多项。从毒性上看,有机磷、有机氯毒性中等以上,其他相对低毒一点。
检测结果:三个样品中只有农贸市场买来的白菜,检测出克百威(除虫剂)有0.05毫克/千克,超过了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的不超过0.02毫克/千克的限量要求;而其他两种有机蔬菜的51项农残全是“未检出”。
“未检出”就代表“零农残”吗?郭工程师说,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真没有农药残留;另一情况是农残含量很低,超过了仪器的检出限,测不出来。
目前我国施行的有机食品标准——GB/T19630,明确了生产、加工、标示与销售以及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有机产品质量要求“获得认证的产品中不得检出有机生产中禁用物质。”但对有机蔬菜在上市前,要检哪些农残项目,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这给有机认证留下一些“操作空间”。
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说,因为每个认证机构对“风险控制”都不同,所以检测标准也肯定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