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黑马”的宜昌攻略
核心提示:
一匹从被兼并的边缘发展而来的“黑马”,迅速成为宜昌市场的主销品牌。
这一过程,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个市场,是稻花香、枝江两大鄂酒品牌的根据地。
这匹黑马,就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楚园春。
楚园春的低调生存
放在鄂酒竞争环境下看楚园春的快速成长,这匹纵身而出的“黑马”,当数来之不易。
宜昌,在整个湖北白酒产业结构版图中的地位,尤其抢眼。
一线鄂酒品牌中,白云边产地松滋距宜昌只有不到100公里。对两大“中国白酒行业十强企业”稻花香和枝江而言,宜昌更是必争的根据地市场。这里是他们发迹的源头。
多年来,无论两大品牌在省外市场如何攻城拔寨,都始终未曾放松过对宜昌市场的投入,牢牢把控着宜昌白酒市场犹如铁桶一般,不但外地品牌进不来,本地小品牌也几乎难得有出头之日。
因此,2009年以前的楚园春,一直生存得比较低调。“2009年以前,我们对外宣传严格禁止进入宜昌主城区。因为考虑到稻花香和枝江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时机把握得不好,容易腹背受敌。”回顾起步阶段,楚园春酒业总经理冯举耀告诉《产经周刊》记者:“楚园春就像两棵大树之间的小树苗一样,大树在争阳光,我们只能韬光养晦,扎扎实实练内功,把主要精力放在宜昌主城区的周边。”
发现市场缝隙
2008年,以生产浓香白酒为主的楚园春,取得了淡雅型白酒技术的重要突破,并且以“醇和协调、绵甜爽净、余味幽雅”的独特风格,受到好评。
开发淡雅型,冯举耀有自己的考虑:“饮酒本来是一桩礼尚往来的美事,但是不健康的饮酒之风,也让不少消费者不胜其烦。‘易入口,不上头、不易醉’的产品已经由一种潜在需求,变成市场趋势。”
其次,香型创新也是近年来不少白酒品牌脱颖而出,攻城略地的利器。“听到的不说,只说看到的。白云边推出兼香型酒,稻花香推出活力型酒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这一重要突破,让楚园春意识到,重新审视既往战略的时机已经到来。
2009年4月,一支50人的调研队伍,由总经理冯举耀亲自带队,悄悄进入宜昌城区。
这次调研,一直持续到9月底,前后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对宜昌主城区白酒销售网络覆盖面达到90%以上。
详尽细致的调研获得了珍贵的市场信息:首先,和全国其他市场一样,宜昌的白酒消费结构开始逐步由中低端向高端、次高端升级。稻花香、枝江此前的品牌定位,以中低端为主。
其次,不少经销商反映,大约从07年开始,在宜昌主城区市场,以中低端为主、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的某品牌销量出现下滑趋势。
调研还发现,38度是宜昌白酒消费的主流偏好。
“两强相争,一方销量出现下滑,腾出市场空隙,强势的一方多少会有打盹的时候。”楚园春看到了切入宜昌主城区市场的契机。
蓝色换取蓝海
2009年10月,楚园春开始了全面进入宜昌市场的攻城战。
为何选在10月?因为自国庆节开始,白酒就将进入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旺季,直至春节。
其次,市场上的各大品牌,一般在年初就定下了全年的营销大计,在楚园春此刻的高调面前,不太可能做出重大调整,集中将枪口对准自己。
从10月份开始,在不经意间,不论是地道的宜昌人,还是只作短暂停留的人都会留意到,蓝色调的楚园春酒广告仿佛在一夜之间冒出来,而且印象深刻。这种效果,显然来自楚园春的精心设计。
首先是对品牌色调的把握。颜色可以是品牌识别的有效方法之一,暖色(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因其醒目而易于引人注意,这类颜色充满活力,适合用于零售界。蓝色则是冷酷且稳健,并引起视野收缩,被认为适合于高端。
楚园春的淡雅香型白酒以商务消费为主,属于中高端定位,理论上选择蓝色为佳。
冯举耀告诉记者,理论只是一方面,楚园春选择蓝色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淡雅型从包装到广告我们都是以蓝色为主,因为宜昌市场上的主要品牌稻花香、枝江、关公坊,甚至是白云边的广告,几乎都是以红色为主色调。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三块红色牌子旁边再立一块红色牌子,一般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但如果在三块红色牌子旁边立上一块蓝色牌子,总是能更多的吸引眼球。
只有颜色上的差异还不够。除了当地主流报纸最显眼位置、电视传媒黄金时段、市内最繁华的广场,在公交车广告的投放上,冯举耀甚至都给出了“定量标准”:站在主城区任何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央,必须能同时看到至少两辆印有蓝色楚园春广告的公交车。
好的品牌宣传,仍需通过扎实的市场运作,才能落地。配合凌厉的营销攻势,楚园春同时启动了“金网工程”,由董事长邓德忠及总经理冯举耀亲自担任负责人,组织销售人员在全市所有超市、酒店、商店进行全面铺货,并以38度的产品作为主力。
经此一役,楚园春在宜昌市场一战成名。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宜昌市场主销品牌,正如楚园春酒业董事长邓德忠所说:“楚园春要么不到宜昌来,来了就要造出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