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白酒发展应以史为鉴助跑未来

gzrb.gog.com.cn 2011-07-26 10:15 白酒
主持人:上世纪80年代的黔酒阵营,曾辉煌一时,有茅台、董酒等48个品牌享誉大江南北,蔚为壮观。在步入上

  主持人:上世纪80年代的黔酒阵营,曾辉煌一时,有茅台、董酒等48个品牌享誉大江南北,蔚为壮观。在步入上世纪90年代后,尚未跟上市场经济转轨步伐的黔酒在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冲击下,顿入沉寂。今天黔酒力图东山再起,以史为鉴,或许能为未来之路找到一些凝结经验智慧的路标。

  袁仁国:回顾那段历史,至今让很多茅台人心潮澎湃。为人不知的是,1989年国酒茅台曾经到成都糖酒会上“摆地摊”。也就从那时起,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也是从那时,我们才开始组建了正式的营销队伍,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形成了今天独具茅台特色的“八个营销”体系。

  回顾那段艰难的岁月,能帮助我们找到贵州酒落后于外省酒的两大主因:第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州酒很红火的时候,很多酒厂大搞扩建,没有注重市场营销,当厂建立起来后,市场先机早已被外省酒厂占据。第二,我觉得应该是体制、思想观念不解放。在产品、包装、营销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不够。茅台酒厂当时能够挺过来,靠的就是不断解放思想观念,不断实行品牌战略。所谓,解放思想,黄金万两;技术更新,万两黄金。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八个营销”,深入进行“十个创新”,不仅成功度过了当日危机,还让茅台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实现十余年跨越式成长。总结茅台酒的发展经验,我认为,在确保产品质量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加强营销,贵州酒重振雄风必定指日可待。

  王江平: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有很多经验教训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第一,当时贵州白酒企业多、小、散、杂。白酒企业多,企业规模小,生产布局分散,品种品牌杂乱,没有一批强势品牌作为支撑,整体竞争力不强。第二,企业自身管理不善,活力不足。企业其实就像种子,它要有旺盛生命力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机体,企业自身机体是否健康决定了今后的生存状况。而政府给的是土壤,从政府角度来说,想要白酒越多越好,投资越多越好,企业品牌越多越好。而当时的白酒企业大多不注重内部管理,不注重自身能力培养,没有做到外树形象、内练硬功。从原料的采购到生产的组织,从仓储物流到市场销售,从质量管理到品牌建设,都未引入现代企业标准,没有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第三,缺少酒文化发掘。酒是物化了的精神产品,每一个酒品牌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酒这种物质,更是消费一种文化,体现一种消费倾向和文化认同。当时的商家都不太重视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方面的研究,不太重视品牌形象的打造,没有找到符合自身企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第四,产业链不是很完整。一个产品要做得很好必须要有一个很完整的产业链。白酒产业链应包括如下环节:粮食、物流、生产、销售、文化,并且主导企业一定要在这个产业链里面发挥核心作用。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贵州白酒企业,会发现,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其他所有企业都还是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总体来说,当时贵州白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较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来以后,黔酒整体上都跌入一个比较萧条、萎缩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