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黄埔军校”创新引发的思考---白酒业

科技日报 2012-03-12 08:57 白酒
黄埔军校创新引发的思考---白酒业 文本报记者 袁志勇 编者按 十一五期间,中国白酒产量从2005年的349.34万

“黄埔军校”创新引发的思考---白酒业

文·本报记者 袁志勇
文·本报记者 袁志勇

 编者按

  “十一五”期间,中国白酒产量从2005年的349.34万千升发展到2010年的890.83万千升。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793.34亿元,其中,四川省达到1056亿元,同比增长30%,提前两年实现千亿目标。

  白酒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全国白酒企业4万余户,资产总额900余亿元,从业人员数百万人。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160家,从业人员30余万人。其中,四川省白酒企业1万余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56户,为全国白酒企业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白酒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直接从业人员就超过百万,配套产业工作人员及销售人员达数千万,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白酒行业的发展对中西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酒业的发展,泸州老窖(000568,股吧)集团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来,泸州老窖集团资产总额由29亿元增长到460亿元,增长1486%,销售收入从29亿元增长到280亿元,增长913%,综合实力由2005年的行业第七上升至第三。然而,其引人注目的并不仅仅是收入,还有科研实力。

  白酒酿造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名优白酒的酿造需要优质的酿酒高粱等原料。近年来,茅台(600519,股吧)和泸州老窖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了有机高粱基地,相关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促进了中西部农民增收。仅在四川的泸州和宜宾两市,到2015年,两市高粱面积将力争达到160万亩,比2010年扩大97.5万亩,建成我国最大的酿酒专用高粱集中产区。左图为泸州老窖有机高梁基地。

  泸州老窖是中国白酒连续酿造历史最长的企业。自1915年荣获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蝉联五届国家名酒称号。1950年代国家轻工部对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的查定总结以来,泸州老窖在技艺推广、人才培养方面为全国浓香型白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和无私的贡献,全国各地专程到公司观摩、考查、学习的厂家不胜枚举,泸州老窖的技术人员亲自前往指导的全国浓香型曲酒厂就有300多家,其中30多家已经创出了国家名酒、优质酒。作为“中国商业联合会白酒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泸州老窖为协作组其他成员单位创造技术交流、协作平台,并提供培训基地,这个协作组成为酿酒界所公认的白酒酿造技艺权威团体,为促进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长期以来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大力培养行业技术人才,泸州老窖被誉为中国白酒产业的“黄埔军校”。

  这里组建了固态酿造行业唯一的“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面向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多次承担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等重大项目……

  泸州老窖,一家传统白酒企业,国家项目缘何屡屡青睐于她?

  有责任,才能承担大事

  进入新世纪,泸州老窖继续开拓创新,积极争取组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从更高层面致力于解决行业生产中的关键、共性问题,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但面对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坚持组建面向行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引来了不少质疑声。

  “你们卖白酒就行了,搞什么科研?”

  “做什么工程中心?吃力别不讨好。”

  ……

  这是泸州老窖在申报和筹建“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质疑的声音。

  “行业兴,企业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引领行业科技创新是泸州老窖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泸州老窖张良总裁常常这样说。

  在泸州老窖申请“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报告上,其建设“中心”的必要性论证体现了老窖的社会责任:

  通过“中心”平台可提高行业固态酿造技术研发力度和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可实现行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为行业提供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技术,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

  通过“中心”的组建,可加强行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对保障固态酿造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组建“中心”可加强我国固态酿造食品行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力度,改进和提升我国固态酿造食品行业的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组建“中心”,可推动我国固态酿造食品行业的循环经济建设和清洁生产,解决我国固态酿造食品行业近4万家小型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需要。

  “有责任,你的科研才能对行业、对整个国家有利,国家的项目才有可能向你倾斜。”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沈才洪表示,预计“中心”研究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固态酿造食品行业,在现在的基础上,将提高原料利用率15%以上,优质品率提高5%以上。通过生产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较大幅度地降低单位生产人工成本,降低幅度可达30%。通过纤维素生物残渣的高值化技术在固态酿造食品行业的应用,实现纤维素残渣的增值利用。预期总可为行业带来年新增产值近40亿元,成本节约增效38亿元,实现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

  责任,让泸州老窖的眼光更高:不再仅仅立足于企业的盈利,而是立志成为行业的推动力量。

  这也许是固态酿造行业唯一的“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泸州老窖的原因之一,借用专家评审组的一句话:

  泸州老窖在解决产业共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及工程化方面已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点评: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固态酿造食品行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之一,2011年,我国酱油产量达662.5万千升,食醋产量达330万千升,白酒产量1025.6万千升,人均消费量分别达4.6L、2.2L、6.8L。固态酿造食品行业已成为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固态酿造技术将会大大促进农副产品转化和增值,为农业提供资金和下游加工的配套服务,从而推动中小城镇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减少大中城市人口及就业压力,缩小工农及城乡间的差距和矛盾。

  泸州老窖用开放的眼界看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大企业对科研的投入,把企业的创新放到推动整个固态酿造食品行业进步上来,或许正是这种行业的责任感,让她赢得了国家专项的青睐。

  工业反哺农业,引来“星火”

  2006年,泸州老窖准备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提高其在当地推广的有机高粱收购价时,一些农户找到当地的采购经理。

  农民的回答很纯朴也很实际:“别再提高了,免得给你们企业增加负担,到时候你们亏损了,不再收购我们的高粱怎么办?”

  原来,为了保证其酿酒原料高粱的质量,2001年,泸州老窖开始在当地推广高品质高粱种植。

  “一是为了保证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二也是希望通过高粱种植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利用工业反哺农业。”泸州老窖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先生说,“我们为农民提供种子、有机肥料、修建基础设施、公路。”同时为了打消农民的顾忌,企业容许农民可以高于市场价10%将高粱“强卖”给企业,但企业不能“强买”。

  可推广种植有机高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要进行土地整理,用栅栏和周围的土地隔开。对农民来说,修路、建基础设施、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这是好事,支持!但是用栅栏隔开土地,太麻烦了。因此,初期的时候,经常有农民拔掉栅栏的情况发生。但随后,戏剧的场面改变了这种情况。

  高粱丰收。当泸州老窖准备根据高粱等级以高于市场价格10%—60%进行溢价时,一些农民不卖了。原来,周边大旱,高粱歉收,有几家大酒厂看到泸州这边高质的高粱,准备以更高的价格收购。

  “当时,我们几次调高了价格,高粱依然是供不应求。”泸州老窖一位采购经理说。

  农民看到了甜头,主动加入了高粱种植队伍。

  第二年,泸州老窖准备提高收购价格时,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关键是老窖可以给我们带来持续的收入。”一位农民说。

  据了解,泸州老窖已在龙马潭区、江阳区等地建成14万亩有机高粱基地,其中,2.68万亩已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国窖1573酒成为浓香型第一款有机白酒。2011年起,泸州老窖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附件建设了5000亩有机高粱基地,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泸州红高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经营,辐射了周边20万亩高粱基地的建设。有机高粱基地的建设,每亩每年可为农户带来2000元的纯收入增长。有机高粱基地与附近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一起正打造“名酒名园名镇名村”,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认可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贸工农”,“种养加”等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典范,也是行业唯一的涵盖全产业链的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典范。

  泸州老窖的做法赢得了社会的赞同,2010年,“泸州老窖有机高粱栽培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的支持。

  点评: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快速发展,国家正在不断探索支持农业、补贴农业的机制与政策。但我国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需要补贴的领域和环节较多,补贴资金需求巨大。而国家财力相对有限,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针对如何制定补贴、支持和保护和发展农业的政策,将是一个巨大科学命题。

  泸州老窖的反哺模式适合中国国情,指向明确、结构合理、受益直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产学研,把“对手”变成朋友

  2007年,泸州老窖申请国家“863”计划“富含纤维素发酵残渣制备功能材料及其对燃料油生物脱硫的应用”,和众多对手PK。

  一家对手的资料吸引了细心的项目负责人易彬的注意。“当时看到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一家课题组同时在申请这个项目,我就想,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优势,我们在成果转化上优势,为何不强强联手?”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易彬说。

  他们找到该课题组的负责人,说明他们的来意。泸州老窖的平台优势打动了该负责人。那年他们的联手在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当时,老窖是参与单位。2009年,泸州老窖凭借产学研优势,在后继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双床热解气化规模化生产生物质燃气设备研发与示范”申请中再次脱颖而出,那年,他们是主导单位。

  同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在申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固态酿造功能微生物改良和发酵技术及其示范”中,他们和江南大学,本是对手,却成为合作伙伴。

  “我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把"对手"变成"朋友",而是希望通过和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产学研链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沈才洪说。

  为加强在固态酿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力度,泸州老窖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合作领域涵盖了微生物、酿造过程控制与优化、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固态酿造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项目主要涉及白酒酿造生产技术链条的上、中、下游三个产业,上游打造万亩酿酒高粱产业化示范基地、中游建设酿造过程工程化中试示范基地、下游建设酿造生产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酿酒高粱产业化示范基地中,依托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泸州老窖有机高粱栽培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窖红一号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化应用”等,建立了500亩酿酒高粱原种繁育基地和种子生产基地及种子仓储包装中心,形成了酿酒高粱有机种植技术,并制定了企业酿酒高粱的有机种植标准。2010年,已有2.68万亩通过有机认证,“泸州糯红高粱”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以有机高粱的轮种正式启动了“名酒名园名镇名村”项目,并以此带动了周边10万亩酿酒高粱种植。

  在酿造过程工程化中试示范基地,开展了《国家名酒高效低耗固态发酵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白酒(浓香型)酯化酶功能曲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酒库智能化信息化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多个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固态发酵白酒企业的高耗、低效生产技术难题,总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近5亿元。

  在酿造生产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双床热解气化规模化生产生物质燃气设备研发与示范(2010BAC66B00)》技术成果,正在建设丢糟年处理量3万吨以上的双床热解气化示范生产线,实现酿酒丢糟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点评:

  企业有资金和市场,知道市场的真正需求;大学和科研院所有技术和人才。双方产学研合作,正是优势互补。世界上企业和学校产学研合作的经典案例也比比皆是:美国的“硅谷”,正是依托斯坦福大学等强大的科研实力而实现了地域经济腾飞;印度软件业叱咤全球就跟其以印度理工学院为龙头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关系密切……

  泸州老窖主动出击,和科研院所珠帘合璧,形成了一条运行良好的“产学研”链条,这样的企业,在申请国家专项时,怎能没有优势?

  院士落户,打造强势人才队伍

  2008年,在泸州市政府的牵线下,泸州老窖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科研合作。

  泸州老窖技术中心副主任敖宗华说:“上海交通大学林志新、丛峰松教授来我公司考察后说,你们条件很好,微生物老窖池很有优势,我可以帮你们联系邓子新院士,他是微生物研究的专家,你们可以尝试合作。”

  据了解,泸州老窖拥有行业内唯一连续使用、至今已有430余年的历史的“1573国宝窖池群”。其在连续使用过程中对窖泥微生物进行自然选育、富集,形成了其独有微生物种群结构。据行业内专家吴衍庸、胡永松、唐玉明等对“1573国宝窖池群”的窖泥微生物、曲药微生物、糟醅微生物等的研究表明,窖泥、曲药、糟醅中的微生物种群非常丰富,被誉为活的“中国酿造微生物资源库和基因库”。

  一方拥有丰富的菌群资源,一方是微生物研究的大家。双方一拍即合,邓子新院士成为“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最高学术机构工程技术委员会的主任。

  “以前我们是引进人才,现在我们是吸引人才。”敖宗华说。曾经他是江南大学的教授, 2007年底,感受到家乡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毅然接受泸州老窖邀请回家乡开展新的事业,面试的时候,老总对他说:“工资你自己开吧。”

  “待遇好,科研经费有保障,有好的科研平台,这是泸州老窖吸引我的地方。”敖宗华说。

  据了解,公司在国家科技部、四川省、泸州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后组建了“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专用高粱研发中心”、“国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四川省白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科研创新平台,其中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两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3项,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9件,其中授权27件,发表学术论文119篇……预计组建三年期间所获得的成果将超过组建前企业10年的科技成果。

  同时,公司在科技经费的投入年年加大,2011年,泸州老窖在科研经费的投入达到2.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2%。目前,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同时,泸州老窖还成为行业唯一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强大的平台和巨量的科研投入吸引了不少人才,也培养了不少人才。截至2011年底,单“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有固定研究人员108人,其中科技人员90名,占总人数的80%以上,中高级职称55名,占总人数的50%以上。同时,组建两年来,共培养博士后11人,硕士研究生33人。

  点评:

  中国正在进入产业升级与消费转型阶段,劳动力低成本的阶段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高收入、高产出的新发展模式。

  因此,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创新,依靠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这是每个有远大理想的企业所必需面临的问题。泸州老窖以自己的模式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看到他们的人才队伍,看到他们在科研上的投入,你能怀疑他们的科研实力吗?这或许是泸州老窖打动评审专家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