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驱动下的米香白酒 区域化还是特色化?
金秋时节,浓香、酱香、清香型的白酒上市公司纷纷晒出丰厚利润和几十亿、上百亿元销售规模时,作为中国白酒四大香型之一的米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却正在大举扩产藏酒或筹备上市,期待收获季。
10月18日,福建最大的米香白酒生产企业福建金丰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柱在全国秋季糖酒会上宣布,2014年开工的总投资6亿元的技改工程已投入1亿多现金,3年内共计投资4.25亿元,第三期将再投2亿元;9月26日,连续多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的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举行大典,投资3亿元的小曲米酒传统酿造基地投产;9月30日,劲牌有限公司投资2亿多元的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酒的三期技改扩建工程开工。以追溯米香型源头命名的“义江米酒”也于本月上市。
无一家上市公司,无一家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行业销售规模累计不超过百亿元,米香型白酒在市场上遭遇极大尴尬。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资本看到了商机:继2008年华泽集团、劲牌公司通过并购进入广西境内的米香型白酒行业后,近年来,业外资本——通讯界富豪也瞄准该板块,强势介入金丰酿酒。
但记者采访多家米香型企业和多位专家后发现,在白酒消费税改革靴子落地前,米香型白酒面临的度数低、售价低和利润低“三低”之困尚未彻底改观。作为中低端白酒代表,该香型白酒难以摆脱准入门槛低、行业集中度低和制假售假泛滥。要想突出重围,以桂、粤、闽为代表的米香型白酒到底该突出区域特色还是走全国化道路,至今尚无定论。
资本驱动下的米香白酒
中国白酒划分香型源自1963年全国第二届评酒会后,大致分为浓香、酱香、清香、米香四大香型,后衍生出十二大香型。由于地域、纬度、工艺、口感、消费等多重因素,这些香型并没有出现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清香型白酒的产能释放,形成了山西汾酒“汾老大”,该香型市场份额一度占据70%;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白酒市场又成了浓香型白酒的天下。
随着市场份额被挤占,米香型白酒生产企业举步维艰。白酒黄金十年期间,多为国企的米香白酒企业因为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而掉队。湘山酒业就是其中的一家。
“我们收购时,湘山酒厂经营困难,有负债,没有资产抵押了,银行断贷,政府后续也没有资金投企业。”11月2日,湘山酒业现任总经理岳德宏在电话里对记者回忆。
湘山酒厂,建于1954年,和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据悉,桂林市政府先是有意引入华泽集团重组桂林三花,但因后者作为该市最早一批改制企业,国有资本退出后实行全员持股,股权结构相对复杂而作罢。
正是由于看中湘山的金字招牌,2008年,华泽集团以几千万元全资收购湘山酒厂。“从2003年起,华泽集团收购了很多地方酒厂,但米香型白酒是空白。湘山在两广地区有很集中的区域消费者,这是基于战略考虑。”岳德宏说。
无独有偶。2008年同样在广西布下棋局的是劲牌公司。据劲牌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收购当地天龙泉品牌至今,总投资额已达2.2亿元。新成立的天龙泉酒业位于仫佬族聚集地,广西九万大山南麓边缘罗城县,占地面积180余亩,公司按年产2万吨白酒的生产规模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据工商资料显示,天龙泉酒业注册资本4000万元,劲牌公司出资3800万元,仫佬族人银书出资200万元,任董事长。
两家酒企投资米香型白酒后,资本市场多年沉寂。直至2013年,从事通讯设备的业外资本瞄准位于福建的永定县金丰酿酒公司,入股后更名为福建金丰酿酒有限公司,米香型白酒再度进入视野。
和广西的国有米香白酒企业相比,福建的米香酒厂建厂时间稍晚。国营永定县酒厂建于1956年,2001年5月启动改制。直到10余年后,这家改制后的企业获得业外资本青睐。
记者注意到,金丰酿酒注册资本1000万元,李荣柱以自然人股东身份入股,但入股金额未公开披露,任公司董事长。李早年任广东惠州市荣声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至今是惠州市德帮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从事三星手机代工起家。其创办的德帮实业入股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吴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292.SZ),同时是该上市公司的原材料、专用和通用设备代理采购商。吴通控股集团前身为苏州市吴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通信射频连接系统专业供应商。
为何在2012年白酒黄金高峰后,李荣柱始投米香白酒?
“进入行业调整后,随着消费升级,新生代消费者表现出多元和个性化需求,注定了白酒会向香型多元化发展,这也给米香型白酒带来了巨大的机会。”10月18日,在由酒业家传媒主办的中国酒业米香型战略研讨会上,李荣柱接受采访时说,金丰酿酒要打造福建第一家白酒上市公司。
区域特色还是全国化?
借助资本扩产,米香白酒企业开始逐鹿老大。
同在广西的天龙泉酒业率先挑战桂林三花。去年,劲牌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少勋在天龙泉酒业考察时说,劲牌将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力争到2020年把天龙泉打造成为广西白酒第一品牌,实现纳税1亿元;今年9月,湘山酒业提出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就连远在福建的金丰酿酒也隔空喊话:“要成为中国米香型白酒领导者,把金丰酿酒打造成为品类领袖。”
“米香不应是目前规模,流通企业没有一家上20亿元,生产企业没有年销售收入20亿-30亿元的老大。”金丰酿酒董事总经理文光会在全国秋季糖酒会上疾呼。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米香白酒生产企业没有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桂林三花3亿多元规模,湘山酒业和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1亿元规模左右,金丰酿酒去年产值4900万元,据说天龙泉去年销售实现4亿多元,但未经劲牌公司证实。
事实上,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造酒厂要数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的规模最大。10月28日,该公司副总关向荣在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去年公司年产白酒6万吨,总产量虽然进入全国白酒企业前50强,但产值6亿元,仅相当于酱香型白酒龙头贵州茅台的零头。
要想扛起大王旗,要么提高产品售价要么做大产量,都可以实现规模突破。但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原料单一,竟是米香白酒掉队的一个主要原因。
米香型白酒,按国标定义,是以大米等为原料,经传统半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乳酸乙酯、B-苯乙醇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香型特点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回味怡畅等。
“以大米为原料的酒有米香型白酒,江西的四特酒、糯米酒如封缸酒、还有米酒、日本的清酒等。”白酒国家级评委崔汉彬在接受采访时说,不少人错以为米酒就是米香白酒。长期以来,米香白酒之所以上不了档次,一是因为大米随处可见,二是因原料单一,酒在香气成分上不如有的香型成分那么复杂。
因此,米香白酒的售价偏低。据了解,无论是480毫升一瓶的广东双蒸酒,还是大众化的桂林三花酒,市场零售价低至十几元。国家对白酒生产企业征收从价和从量消费税后,售价低的米香白酒利润更低。“九江酒厂每年纳税超亿元,但去年公司利润才4000万元。”关向荣说。
米香白酒的度数较低也阻碍推广。“在白酒香型里,尤其是北方喝高度酒多,不少人几乎都忘了米香白酒。”11月1日,云南省食品协会会长郭福生对记者说。崔汉彬透露:“我们现在在研究度数往上走一些,米香也有原浆酒。”
但在桂林三花副董事长兼副总崔维东眼里,上述两个方面或许是米香白酒的优势。“米香白酒是最接近国际口味的香型。”她说,这种香型的酒因低度化和纯净特别适合和别的酒调配,从而满足消费升级。在她看来,年轻人嗅觉、味觉器官往往不能受到强刺激,米香白酒恰恰符合和利于培育他们的消费者习惯。
对米香白酒的不同认识,导致资本新贵和老牌企业在谋求做大道路上,采取了不同的市场路径。
桂系的湘山酒业和天龙泉酒业都提出了全国化目标,闽系的李荣柱也提出:“不久的将来,我们要走出福建,拿下华南甚至全国市场。”
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改制后的老牌企业桂林三花和九江酒业却反其道而行之,更愿意深耕区域。
“哪家扩产了我不担心,我关心的是销路。米香白酒要做大很难。”崔维东坦承,目前该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小而散,桂林三花作为领军企业,要在创新和大众酒开发上下功夫,但不能光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策层面支持。
据记者所知,目前,桂林三花正遭遇各地“三花”酒质量和品牌的困扰。今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42批次白酒不合格通告中,桂林灵隆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53度漓阳三花酒度数不合格,桂林市漓江酒业公司生产的漓江三花酒因违规添加甜蜜素,被封存下架。因都有“三花”字样,桂林三花无端“躺枪”。
同样以大米为原料,我国最大的豉香型白酒生产企业九江酒厂关向荣表示,公司不会再扩产。“在广东市场,我们把其他香型酒抢占的份额拿回来就不错了。”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北进还是固守华南,多家米香白酒企业均提到和旅游结合。有识之士认为,这是白酒行业做大甚至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酒的知识和招商信息,欢迎进入糖酒网继续阅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改。文章内容不代表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