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葡萄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我国葡萄酒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产业水平、产品品质以及葡萄酒生产和消费规模等已经迈上了一个台阶,但与国际优秀葡萄酒产业相比,我国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技术、技术管理、技术人才和技术服务已跟不上产业快速扩张的需要。具体表现为:
一、原料成为产业良性发展的瓶颈
由于我国大部分葡萄酒产区几乎没有对本区域内的基地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区划,至今没有真正形成适合本地区合理的酿酒葡萄品种结构,因而,造成酿酒葡萄及产品缺乏产区个性与特点,使产区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酿酒葡萄种植技术及其人才、管理、技术跟不上快速扩张的需要
从短期看,近年来,我国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大面积、严重的冻害和部分区域的拨等,很大程度上与上述技术层面因素有关;从长远看,技术层面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对产区乃至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酿酒葡萄品种单一,产品特点不突出
我国各产区酿酒葡萄品种基本趋同,品种比较单一,造成了产品及产区的特点、个性不突出,特别是高端酒,还存在产品的可追溯性差的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虽然已有所改善,但离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需要,还是相差很远。
四、市场推广模式和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设滞后
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发展,不细分品种和档次,仅靠品牌和概念,不贴近消费者及营销人员葡萄酒专业知识的缺乏等粗放式的市场推广模式,以及在葡萄酒文化建设方面的滞后,越来越不能适应逐步细分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及产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五、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的冲击开始显现
随着进口葡萄酒量的快速增长,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渐趋激烈,虽然从总体上看,国产葡萄酒仍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其的比重在下降,特别是在部分区域,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的冲击已经显现出来。
中国葡萄酒业现在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关口,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这需要行业在思维、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
2013年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重点在促进酒庄酒生产、市场推广、提高酿酒水平方面作些探索。开展酒庄酒证明商标试行工作,继续做好对欧盟进口葡萄酒反补贴、反倾销申请的相应工作,召开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年会等行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