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成效显著
近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各相关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经过三年的联合攻关,该项目在海洋食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工艺设备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申请各类专利79项,制定并实施技术标准39项,研发海洋食品及营养与功能食品(基料)80余种,建成产业化示范生产线30余条,新增产值6.5亿元。
一是突破了以海洋低值渔业资源生产高品质鱼糜制品及调味品的技术关键,实现了低值鱼类蛋白的高值化加工。上述技术成果已在竹荚鱼、鳀鱼及虾贝类加工下脚料等低值鱼类的高值化加工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获得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9 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进入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阶段。
二是突破了海洋食品原料功效因子高效制备的技术关键,拓展了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的领域。项目集成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功能因子活性定向修饰技术及现代功能食品制造技术,开发了海参硫酸多糖与海参皂苷、贝类多糖与多肽及鱼皮胶原蛋白肽等功效因子的高效制备技术。上述成果已获得2009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进入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阶段。
三是突破了海藻传统加工的技术瓶颈,创建了新型海藻综合利用系统。项目对传统海藻化工行业进行了技术创新,实现了海藻胶的低能耗高效生产和海藻加工的零排放;集成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制了一系列新型海藻加工食品,打破了我国的海藻食品加工严重落后于日本等水产发达国家的局面。上述技术成果已获得2008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是突破了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技术关键,提升了传统海洋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项目开发了贝类毒素、有害微生物及重金属的脱除技术;集成超声波、超高压、辐照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了海洋食品过敏源的消减技术;建立了利用远红外技术快速判别水产品品质及利用多糖和皂苷指纹图谱技术鉴别海参质量的关键技术,为提升海洋食品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海洋食品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攻关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沿海各省科技管理部门以省际联盟的形式,共同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相关企业创新能力及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对海洋渔业上游产业链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为我国海洋食品现代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