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经营之道 >

经营之道

青年文明号里的“明星”们

华夏酒报 2007-12-14 12:55 经营之道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三厂酿酒一车间连续10年酿酒生产雄居全公司四个酿酒厂第一;2000年到2005年,6年创产值1.16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22000余元。该车间年年荣获公司双文明集体,2004年,又被农四师评为 青年文明号。 是什么使这个集体创造并保持了如此骄人的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三厂酿酒一车间连续10年酿酒生产雄居全公司四个酿酒厂第一;2000年到2005年,6年创产值1.16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22000余元。该车间年年荣获公司“双文明”集体,2004年,又被农四师评为 “青年文明号”。
  是什么使这个集体创造并保持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带着疑问,笔者到酒三厂去寻找这些“明星”们的成功足迹。
要干就干到最好
  1994年酒三厂建成投产,从各分厂选调优秀班长、员工时,已有十年酿酒经验的李建新脱颖而出,从酿酒班长走上了酒三厂酿酒一车间主任的岗位,上任伊始,他暗下决心“要干就要干到最好。” 
  “李建新最大的特点是好钻研,喜欢琢磨。”这话一语中的,点出了他的特点。
  在李建新的办公室里,他搬出了几大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剪贴本,6、7公分厚的本子里剪贴了许多关于酿酒方面的资料。那是他从95年就开始收集、剪贴行业报上刊发的关于白酒酿造方面的论文和经验介绍。
  李建新还善于将资料上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生产中,2005年,公司调整入库酒理化指标,酒中各微量成分之间的量比关系及综合平衡一度成了每个酿酒厂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建新收集到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立即给相关领导复印了几份,利用上面提到的方法指导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治区劳模张胜利
  张胜利在酿酒班当班长有20个年头了。与其他班长不同,上班时,张胜利几乎不说哪个人,他只是默默地干自己的事,班长份内的活他干,班长份外的活他也干,所以在他的班工作,班员们都感到很自在,也很自觉,这可能也是他独特的“管理”方式吧。
  可张胜利带着他的酿酒五班,产量、质量连年攀高,各项荣誉也如约而至:“青年岗位能手”、“农四师十佳杰出青年”、“自治区劳模”。
“东部酒王”朱建民
  酒三厂的酿酒工房是东西走向,这么多年,朱建民带领的酿酒四班产量总在东边8个班中拔得头筹,却总超不过西边工房,所以员工戏谑地称他为“东部酒王”。
  朱建民性格粗犷,脾气急躁,但对待工作却是精工细作,丝毫不马虎。他常说:“酿酒是个技术活,要用心去做,才能保证高产、稳产。
  就是这个粗中有细的朱建民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2002年,班里的产量突然下降,他虽然在班员面前表现得很镇定,但私下里却急得夜不成寐。除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工艺操作外,他还仔细研究每天的原始记录,寻找规律,并时不时地到别的班观察母糟的发酵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观察,他终于查出产量下降的原因是下窖时温度偏低造成的,朱建民立即暗暗着手改进,产量慢慢恢复提高。
  “朱建民善于学习,也会学习,他能将生产实践与理论结合,辩证地分析、解决问题。遇到技术难题,他会想方设法与技术人员探讨,非要琢磨出个子丑寅卯来才肯罢休”酒三厂副厂长、厂长如是说。
精明强干的杨小平
  前额宽阔的杨小平给人的印象老练而聪明,他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习惯,那就是在常规的记录之外有一个自己的神秘的记录本,那上面记录着当天的入池温度、浆水温度、天气变化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归纳当天工作中的记录,长年累月,乐此不疲。
  “你要把这些窖池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你糊弄它,它就会糊弄你。”这是杨小平的经验之谈。别的班清扫窖池是轮着来,他们班的窖池由杨小平专门委派专人清扫,放别人他不放心。杨小平的班因产量总名列前茅被厂里形象地称为“王牌班”。
沉默寡言的强富军
  强富军有个“坏习惯”,他总是提前很长时间上班,一个人掀窖布、揭窖皮泥、倒粮、摆放工具,等工友们上班时,他早已将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领导为他的安全着想,没少批评他,但他依然如故。
  强富军是个闲不住的班长。翻场、接酒、打扫卫生……像蜂房里的工蜂,又像一部永动机,他仿佛永远不知道累,在工作现场,只要开始工作,就看不到他停下来歇息。最难干的活他二话不说自己顶在前面,最琐碎没人愿干的活他也默默地动手把它解决了。
  酒三厂酿酒一车间的“名星”们在自己的这一方天地里,用常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酿造着自己醇香的美酒,演绎着自己精彩的人生。正如副厂长卢文龙对他们动情的评价:“我们的班长是最好的,员工也是最棒的,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但他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永不服输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