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经营之道 >

经营之道

从蒙牛发展看品牌定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02-13 10:06 经营之道
2007年初,蒙牛特伦苏产品问世,蒙牛,只为优质生活的品牌定位也随之传播。这是蒙牛自然给你更多之后的又一品牌定位,用蒙牛自己的解释是:只为优质生活。不紧要提供自然、绿色、营养丰富的产品,更要为消费者营造更优质的生活。此后,蒙牛所有的产品传播定位落点都是
2007年初,蒙牛“特伦苏”产品问世,“蒙牛,只为优质生活”的品牌定位也随之传播。这是蒙牛“自然给你更多”之后的又一品牌定位,用蒙牛自己的解释是:只为优质生活。不紧要提供自然、绿色、营养丰富的产品,更要为消费者营造更优质的生活。此后,蒙牛所有的产品传播定位落点都是“只为优质生活”。

  现在,蒙牛又在上海投放新的巴氏奶“现代牧场”,提出“喝鲜奶,找现代牧场”的产品口号。

  蒙牛从“大草原”的定位传播已经转变到了“优质生活”。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蒙牛所有的奶不可能都来自大草原。这是一个品牌战略的需要,因为蒙牛要进行全国的扩张。这是蒙牛品牌发展的需要,因为要做中国牛,世界牛。从中,我们感受到:一个品牌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升级,才能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比附伊利  品牌建立

  1999年,蒙牛成立时,名列中国乳业的第1116位,处于三无的状态。蒙牛势单力薄,要想在内蒙古立足,处境也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全国。并且伊利一直是中国乳业的强势品牌,内蒙古的老大,出生在这样一个乳业强省,当时的蒙牛并不被看好。可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人的思想决定事情的发展动向。蒙牛采取了“比附定位”,喊出“创建内蒙古第二品牌,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也麻痹了竞争对手。

  所谓比附定位,也就是攀附名牌的定位策略。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方法,与某个知名品牌建立一个内在联系,从而使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消费者的心里,从而达到“借鸡生蛋”的目的。 再通俗的说法是“攀高枝”,想尽办法与名人、名牌、重量级人物傍上关系,使自己成为“耀眼的明星”。

  如果戴安娜不嫁给查尔斯王子,她可能永远是一个平民。如果章子怡碰不到张艺谋,她可能永远成不了世界明星。如果姚明不去NBA,他可能永远成不了世界巨星。这就是比附带来的结果。蒙牛品牌的初期传播做到了比附,并且是恰到好处。

  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为此,蒙牛做出了“为别人做广告”的决定,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打在产品包装上,事实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使蒙牛和乳业第一巨头伊利并驾齐驱,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而蒙牛这种“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同样令人感到尊敬,获得了业界的口碑。 

  在2000年9月,蒙牛出资100多万元,投放了300多幅主题为《为内蒙古喝彩》的灯箱广告,内容是“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 

  实际上,以蒙牛当时的实力、地位和产业规模,这些品牌都令蒙牛难望项背,但蒙牛通过广告使自己与对方平起平坐,却使消费者感觉蒙牛与这些品牌一样,也是名牌,也是大企业。 

  借伊利等名牌企业的名气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无形中就将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蒙牛的品牌比附定位走出了成功的一步。使蒙牛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乳品企业,一跃成为了知名的品牌企业。

  蒙牛没有按照传统的买地、建厂、生产、销售,而是先做市场,再建工厂。在市场中大声的喊出了自己的品牌名声,让消费者首先感知到了“伊利第一,蒙牛第二”的品牌印象,首先占领了消费者心智。

  蒙牛的比附定位,加速了蒙牛品牌的快速成长,首先叫响了内蒙古,获得了家乡人民的好感。接着,开始向全国扩张,带着“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船号,驶向全国。

  演绎草原 品牌发展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敕勒歌》 把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富饶,描绘的栩栩如生,也造就了中国的两大乳业品牌――蒙牛、伊利。这可能是当时前人所没想到的,优美的诗歌不尽脍炙人口,并且带来了如今的经济效益。蒙牛、伊利恰当的利用了“大草原”的地理优势,带动了品牌的发展。

  攻打深圳市场时,蒙牛没有采取线上的疯狂投放,而是利用“来自大草原”的牛奶口号,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免费品尝。

  蒙牛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蒙牛产品全部都是免费送给居民品尝。结果,小区的居民一喝不错,他们到超市的时候就会问,蒙牛的产品一下子在深圳各大超市迅速火了起来。

  依靠这招"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尝"的策略,“草原好奶”的产品概念,从1999年开始,蒙牛的产品快速进入北京和上海的市场。从1999年到2001年,伊利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平均每年递增速度超过40%,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7亿元;蒙牛则以超过300%的速度翻番增长,2001年销售收入突破7.24亿元。

  “来自大草原,香浓好感受。”、“深深草原情,浓浓草原心。”、天蓝色布衬、乳白色牛奶、大草原风情,蒙牛的这些象征元素时刻伴随着市场活动。蒙牛产品的包装、蒙牛现下的物料、蒙牛线上TVC等,都在演绎着“蒙牛是大草原”的产品概念。

  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联想更多的是靠一种引导和感觉,蒙牛来自大草原,这是基本的事实,好多牛奶都是来自内蒙的。但是,为什么蒙牛、伊利品牌会让消费者认为是正宗的草原奶?除此外,还有很多的乳品企业都是来自内蒙,差距就是看谁先说,并且会说,说的比别人好。蒙牛呼喊 “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让政府、消费者、媒体得到关注和认可,更加火热的炒作了“草原”,不为关注的地理优势被挖掘出来,逐渐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