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优质高效
---学习管理的模式
在追求学问的路上,如果能遇到大师指点,则是一件幸事。如果能遇到一群大师,则简直是难以想像的好事。
日益公司化的组织以及日益组织化的社会,已经让管理学知识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项必备常识。面对于纷繁的管理学新概念和新流派,人们更多的是无所适从。此时此刻,回归经典,或许应该是管理学的初学者们最理性的选择。泰勒、法约尔、巴纳德、明茨伯格……阅读这些教科书似的人物的作品,就仿佛是在触摸管理学中最经典的那一部分,它们是管理学中最具思想魅力的部分,也最能激发初学者的兴趣,进而使其投身其中。"检验钢珠的女工每天工作10.5个小时,每周六休息半天",实施科学管理3个月之后,"她们每天工作时间缩短为8.5个小时,工资提高了80%,每个月有两整天的带薪休假"。这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所列举的案例之一,非常现实地刻画了管理学最初的状态,也道出了管理学最核心的价值--使"生产力因之成倍地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上升,工作时间减少"。
管理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而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基于科学精神的艺术表达,在今天看来,仍然充满了令人愉悦的论证之美,这也为后来的经典作品奠定了基调。这些经典作品都在其学术门类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相当于是为投身其中的人所绘制的一张张学术地图,使他们得以迅速把清脉络、找到方向。1916年,亨利.法约尔就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绘制了整个管理学科的结构图,包括企业的6项职能、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及管理的一般原则,使得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体系上得以真正确立。而明茨伯格的《战略历程》和《明茨伯格论管理》则是有志于探索战略和组织理论问题的初学者最好的路径指导。福列特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组织文化、领导学以及管理心理学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探索。与之类似,巴纳德以《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奠定了组织理论研究的基础。而《彼得原理》开创的了层级组织学。
只有当我们了解了管理大师们的杰作,才能循着他们指引的线路,加强科学管理,优质高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