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一个很难写的题目
先来看企业文化的教科书定义。MIT的沙因(Edgar Schein)于1992年所著的《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一书迄今为止是这个话题的权威: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basic assumptions)。这些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做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perceive, think and feel)的方式教给新成员。他还有一个著名的说明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睡莲模型(waterlily 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睡莲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睡莲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基于预设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产生制度,约束行为。
企业需要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理性控制制度很昂贵,而且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涵盖员工的工作行为,在知识密集型企业尤其如此。所以需要企业文化这个塑造人的行为方式的软性工具。
沙因定义的企业文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适应环境,一个是内部团结。与此相关,文化约束人的行为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技术性的维度,解决的是怎么去做、怎样做才对的能力问题(capability);另一个是社会性的维度,解决的是愿不愿意做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motivation)。前者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和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例如,谨慎在银行业是美德,而在高科技行业可能就更需要勇于冒险创新,有时宁可犯一些错误;快餐店需要按照培训指南招呼客人和建议菜单,高级餐馆这样机械地应对客人可能就不太妥当,等等。
企业文化的技术性维度虽然重要,总归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能总结出来。企业文化问题的重心和难点往往在其社会性维度:解决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情绪高涨、热忱主动的员工和“60分万岁”,想尽一切办法保持最低努力程度的员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区别之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有人举一个银行接线小姐的例子。首先客户来了一个电话询问当日汇率,小姐热心地、不厌其烦地解答,然后问:我们银行有换汇业务,先生需不需要换汇?将电话转到换汇部门,于是该银行得到一笔换汇的业务;换完汇小姐又问,先生需不需要投资?将电话转到投资部门,于是该银行又得到一大笔投资的业务。接线小姐在很多公司都是最低层的工作,尚能这样影响公司业绩,遑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