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如何有效反“被杀”?
大客户是厂家案头上的一块肉,饿了可以“充饥”,饱了可以“切割”。借助大客户的力量,很多企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厂家同时也注意到,当客户越做越大,有时就成了“养虎为患”,一些大客户“携市场以令厂家”,与厂家公然对立,于是,便有了厂家的无情“杀戮”。一些过分的经销商便成了厂家“卸磨杀驴”的牺牲品。但更多的大客户毅然决然与厂家展开了较量,在这里面,有的大客户因为失去赖以依靠的品牌和产品,而日渐衰微,而有些大客户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在与厂家博弈的过程中,总结出“反杀”的战略战术,我们分别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扳倒厂家营销员的经销商老李
快消品经销商老李,曾经遭遇过一饼干厂家的“砍杀”,但他沉着冷静,快速行动,最终有惊无险,巧妙化解。
说穿了,老李之所以这次被“弹劾”,是因为自己不太“听话”,由于厂家的营销人员对市场情况不了解,瞎指挥,只会在月底时来催款和压货,这引起了老李的强烈不满,因此,面对工作浮在表面,而又不干实际工作的这位营销“老油子”,老李有一种说不出的反感,这本来也没什么,毕竟自己靠这家企业的饼干产品,活得有滋有味,事业也日渐做大。可想不到的是,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企业销售管理部门的电话,通知他来企业一趟,听对方声音,老李感到有点意外,但也意识到有可能自己中了“暗箭”,事不宜迟,老李快马加鞭,驱车前往公司,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企业,负责片区销售的张经理接见了他,告诉他,业务人员以及下游客户对老李很有意见,销量增长太慢,配合也不太好,现在业务员又重新找了一家客户,准备两家一起运作。听到这些,老李一下子就明白了,但他没有急于争论,而是一五一十地给经理分析了业务员在其市场的具体表现,以及自己对下游客户掌握及其良好的客情关系处理,并委婉地表达了业务员有“泄私愤”的嫌疑,然后,老李又跟张经理分析了两家并行的坏处,必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被竞争对手钻空子,张经理好像有所感悟,最后,老李建议张经理亲自到市场上去看看,张经理答应了,同时,老李还告诉张经理,如果有一个得力的业务员,帮助自己做渠道精耕,他保证每月都会有不低于10%的销量增长,听到每月都能够增长的承诺,本来就担心作为公司大户老李“撂挑子”的张经理,经过一番慎重考虑,答应了老李的要求,不仅不再重新设置新客户,而且,还给他重新换了一个业务员。就这样,老李打赢了这次“反围剿”,不仅自己没被整掉,而且,还乘机整掉了敷衍了事的业务员,老李感觉大快人心。
案例2:手握两张牌的品牌运营商老孙
老孙是河南郑州为数不多的品牌运营商。之所以称它为品牌运营商,是因为除了代理几个著名品牌的产品外,其还拥有自己开发的品牌,以及几年前注册的自主品牌。这其实还起源于几年前的一次“被杀”的经历。
三年前,老孙曾经代理了全国某著名饮料厂家的系列产品,且为省级代理,经过二年多的市场运作,凭借着老孙的庞大的网络体系,该系列产品一飞冲天,从零开始,一直到年销售额3个多亿,可随着竞争对手的进入,老孙也面临着增长的瓶颈,且也曾困惑过,意想不到的是,到了第三年,厂家竟然背着他,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悄然又在其他地市开发了两个新经销商,并且直到新客户要打款拉货了,厂家营销人员才告诉他,他被震惊了,更是很愤怒。但产品是人家的,品牌也是人家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思前想后,老孙决定不能蛮干,否则,吃亏的毕竟还是自己,以己之力,与实力、品牌力强大的厂家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老孙决定走一条自救之路。于是,他私下开始拓展其他产品,最后,他选择了某著名酒企作为合作对象,并开发了两款属于自己品牌的产品,以防厂家釜底抽薪,而自己也成立两支队伍,独立运营,由于老孙的团队精明能干,新操作的品牌酒很快就有了较大的起色,老孙摆脱了单纯依靠某一产品发展的不利状况,同时,两支产品较有季节互补性,渠道也可以互为利用,因此,二者相得益彰,销量较为稳定。而经过半年的运作,饮料厂家也发现,由于老孙人缘较好,原来很多地市在他这里进货的分销商、终端商,仍然选择在这里进货,新经销商没有办法,只有低于老孙的价格出售以招徕客户,于是,价格体系一片混乱,借此机会,老孙向厂家进行投诉,由于新经销商的设立,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改观,并且,价格秩序遭到了破坏,于是,在进行了一番权衡后,从长计议,该饮料厂家又进行收权,于是,厂家的总经销权又回到了老孙的手中。
接受此教训,老孙通过OEM模式,贴牌生产了自己的品牌白酒,此外,2009年,老孙的饮料厂破土动工,一款打有自己商标的石榴汁系列饮品即将“破土而出”,老孙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除了拥有自己的实业,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市场资源外,另一个目的,也许就是提防厂家的“过河拆桥”,老孙认为,只有品牌掌握自己的手里,才能免除被“荼毒”的命运。
案例3:善于上下沟通的经销商大宋
三十出头的大宋经销某品牌啤酒已经5个年头了,在这几年当中,借助啤酒产品的规模效应,大宋也发了些小财,车辆也从一辆机动三轮到目前的三辆货卡,加上后勤人员、业务员、配送司机,也有十几人的队伍了,虽然是县级市场,不过,能有此业绩表现也算不错,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前不久啤酒厂家来人,告诉他公司推行全面深度分销战术,要将其销售的区域缩小,再开发新的分销商来运作,提升市场的整体销量。
听到厂家营销人员的话,大宋着急了,这个县级市场不到100万人口,现在一个月1500吨的销量,已经不少了呀,自己的三辆配送车甚至有时还会有些松闲,可厂家为何还要“瓦解”自己呢?大宋百思不得其解。他决定亲自到厂家去一趟,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没有去厂家之前,大宋把厂家的业务员小王叫到一起,然后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几杯啤酒下肚,小王便向大宋说了心里话,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干,可上头,也就是新来销售总监要急于出业绩,新市场开发又需要过程,因此,从成熟的老市场、老客户下手比较容易起量,采取密集分销,也就是设立多个经销商目的也就在于此。大宋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一边告诉小王要多向公司说好话,一边在思考如果去见公司新来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