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后是鱼鳞图创业中最苦闷的日子
刚起步就遇上大地震 2008年3月,时任柳街镇镇党委书记的苟绍波找到李剑波,让他们帮忙做一套信息系统,用
刚起步就遇上大地震
2008年3月,时任柳街镇镇党委书记的苟绍波找到李剑波,让他们帮忙做一套信息系统,用以实现对农村土地的数字化管理。
李剑波说,“当时压根没想到要把它做成事业,只是给朋友帮忙。”
3月初,李剑波和他的团队来到鹤鸣村,他们当时并未意识到,脚下这片土地,正是日后轰轰烈烈的城乡统筹工作最早的一片试验田。他们所做的农村土地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在全国首开先河。
2008年,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逐渐深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撬动城乡统筹发展最关键一环。当时,都江堰市柳街镇被选为“试点中的试点”。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前,必须全面、准确地摸清农村的“家底”,必须先对各家各户的土地进行登记。
据苟绍波回忆,当时工作组是“豪情万丈下去,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究其原因,是土地边界模糊。
李剑波他们当时的任务,就是帮助工作组把各家各户的土地测绘出来,并转化成数字化格式,构建一套数据库和管理系统。
“我们被告知,所有工作必须在半个月内完成。”李剑波告诉记者,为了完成任务,他和伙伴们加班加点工作。白天,他们在地头田间丈量测绘、挨家挨户登记信息;晚上,马不停蹄进行系统开发、测试。
半月之内,他们丈量了鹤鸣村2415.51亩土地,633家农户的土地、房产信息被详细录入系统。
2008年4月,李剑波注册了“鱼鳞图”。正当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时,却遇到了“5·12”大地震。
地震使得许多工作不得不暂停。“那时也有二十多号人了,每个月十几万花出去,只出不进哪受得了?”李剑波说,地震之后的那段时间,是他们创业中最苦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