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深圳本土啤酒品牌岌岌可危

食品产业网 2010-06-08 10:34 网络营销
深圳:本土啤酒品牌危机四伏-食品产业网
  本土啤酒,这一最能代表区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其市场正在逐渐被瓦解。

  短短半年,雪花啤酒广东营销分公司总经理赵夕芳已数度蹲点深圳,与其蹲点次数成正比的是雪花在深圳市场份额的接连增长。“雪花今年深圳市场预计增长40%,其中一半增长来源于竞争品牌的下降”。赵夕芳并不讳言。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电影《大撒把》经典台词,恰好折射出当前啤酒市场现状——几乎所有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啤酒品牌都集中的深圳市场,全国品牌、洋品牌、本土品牌,三股势力犬牙交错,相互挤压,优胜劣汰。

  其中,原本在渠道和价格占优的“本土品牌”则面临全国品牌资本运作以及洋品牌细分市场的“肢解”。而在当前模糊的市场形势面前,本土品牌,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复杂生态。

  外来攻势

  “雪花在深圳的份额今年有望再有突破,紧跟市场占优的青岛啤酒。”赵夕芳平淡的语气中透出犀利。这句话背后心照不宣的潜台词是:以青岛、雪花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将成为深圳市场的主导力量,而本土品牌逐渐式微。

  事实也正是如此。目前,在深圳市场,青岛以咄咄逼人之势占据市场优势,接下来则是金威、雪花、珠江、喜力等。但值得关注的是,雪花在去年华南实现了扭亏为盈后,虎视深圳市场,重金砸向终端,重点拓展餐饮渠道。

  在营销方面,青岛啤酒推出“NBA拉拉队选拔赛”,刮起激情体育峰;雪花将“勇闯天涯”和“世界杯”两个主题活动作为高低搭配,双管齐下,成为今夏热点。

  此外,喜力、百威、嘉士伯等国际啤酒巨头通过在广东市场实现本土化生产,缩减成本,提升竞争力,占据深圳夜场高端啤酒市场。

  复杂生态

  2006年,雪花入深之初,作为本土强势品牌,金威在终端上防守得滴水不漏,导致雪花在深圳市场始终只有较低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青啤后发制人,在金威与雪花的争斗空隙下,顺利进军深圳市场。由此,拉开了外来品牌风起云涌的大幕。

  “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岛、雪花、燕京、百威等几乎所有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啤酒品牌都建厂于珠三角区域。全国啤酒也纷纷扎堆广东。而深圳市场演变为国内外啤酒品牌的‘练兵场’。”市酒协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百威、燕京等啤酒巨头落子广东后,啤酒产能较小,但每一家都希望在广东有大发展,谁都想做大,进而造成对老品牌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嘉士伯、蓝带等销量不大的品牌会感到本土的生存压力加大;二是金威、珠江等本土巨头可能会缩小发展空间。

  本土品牌渐失话语权

  一边是青岛、雪花等全国品牌对终端、渠道的强势介入;另一方面是喜力、嘉士伯、奥丁格等洋啤酒对市场的细分,本土啤酒品牌逐渐失去话语权。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金威、雪花三大品牌各出奇招,在品牌、营销、终端方面均展开了激烈竞争。

  目前,在深圳啤酒市场,大致是青岛占优,金威次之,雪花占18%,其格局和座次也是按此份额比例排位。

  但随着雪花宣布今年深圳市场预计增长40%,而其中一半增长来源于本地竞争品牌的下降,深圳啤酒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动。

  业内人士认为,以“深广”为代表的华南市场,已成为全国啤酒市场的制高点和竞争焦点。随着国内外啤酒品牌的蜂拥而至,这种竞争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国际性品牌带来的先进管理、营销等将对现有品牌产生的冲击会越来越多。该人士还形象比喻,“大鱼吃小鱼”也许会容易一些,但“大鱼吃大鱼”就不那么容易,会更血腥、更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