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号在全国也得到汇通天下之称誉
从清道光至中华民国初年,在归化城存在着一种专门经营银钱汇兑的金融行业,这种行业叫票庄,也称为票号,而经营票号的商人叫票商。100多年来,票号为旅蒙商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票号在全国也得到汇通天下之称誉。
票号产生的历史条件
清代中叶,归绥开拓了北至乌里雅苏台,西至新疆古城的两条贸易商路。据《蒙商通览》载:“清同治六年(1867年),大盛魁联合归化城商民,由绥远将军裕瑞,归化城副都统桂或等奏请‘由恰克图假道与西洋通商’并自愿‘捐厘充分’。奉批‘经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议奏后,奉旨依议。”此后,大盛魁等商号的驻队载货赴西北亚地区贸易,换回毛皮,野兽裘皮等,运回归化城,转运到天津出口。同时,每年由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分庄及恰克图买卖城等地运回归化城的各种毛皮数量巨大。那时,津京日用品也经归绥输入新疆。西北贸易的发展,使归化城成为商品贸易重镇。
随着贸易的发展,白银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货币,在贸易往来中极不便于携带。因为当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经常出现劫标事件。因而,各业商人急需要票庄的汇兑。山西票号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纷纷来归化城设庄。山西票号划分为三帮——祁县帮,平遥帮,太古帮,这三帮的票号在归绥都设有分号。在这三帮中,祁县帮设庄最多,业务最盛。祁县帮的票号有存文公、大盛川、合盛元、大德通、大德恒等,而太古帮有太古县曹家开的锦生润,平遥帮有介休县虞家开的蔚丰厚。票号的主要经营业务是办理汇兑,同时也兼营一些存款和放款业务。初期,票号只办理商业汇兑,主要业务对象是各家商号。当时,山西票号虽然在全国85个商埠域设有分号400多家,但每家票号并非都能向所有外地票号汇款。那时票号只能在本号在内地的内部机构间通汇,用现代说法那就是很少有横向联系,这就是归绥竟有13家票号的原因。而这13家票号互相补充,使归绥的通汇地点几乎遍布全国,归绥的汇票通行于山西、北京、天津,东北三省,东南诸省,北至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西至迪化(今乌鲁木齐)都有汇兑往来,为发展旅蒙商的贸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票号的汇兑方式
归绥票号的汇兑方式主要是票汇。票汇是汇款人将现银交给票号,由票号开具汇票交于汇款人,再由汇款人持票或将汇票寄交收款人,凭汇票向付款地的票号取款。汇票实行认票不认人的制度,一般无须取保就可兑付。汇款时票号要收取汇水,汇水也叫贴水,是票号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票号收取汇水的标准是不固定的,归绥汇往京津一带的汇款,大体上是每千两收取汇水4~5两。到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期间,因为归绥发生金融混乱,每千两汇款的汇水一度涨至200两之巨。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银行在归绥首设机构,以后银行业逐渐发展。银行汇兑收费低,手法简便,各家商号汇款由票号转向银行,票号开始衰败,或歇业,或改营其他,到20世纪20年代,票号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