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精神
管理 精神
与经济学一样,现代管理学是一门典型的“西学”。西人创立的管理学,其门派之广、术语之多、技术之繁,非一般学人所能全面掌握。20世纪80年代起,国人积极引进西方管理学,蔚然成风,方兴未艾。大学教授和企业管理者,对此门学问的诸多技术和术语无不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相信借西方管理技术助我中华强盛者,为数众多,真诚可贵。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乃至胜夷,本就是近代有识之士极力提倡的基本国策。
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和直接。19世纪晚期,围绕“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华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曾经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得到一般结论:西人之坚船利炮和高深科技,乃是其根本制度安排之结果,若不从制度变革上着手,单纯模仿坚船利炮难奏其效,甚至适得其反。现代最热门的经济学分支—新制度经济学(尤其是新经济史学)多年透彻研究的结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看法异曲同工:私有产权制度的保障和完善才是西方富裕发达的真正源泉。
管理学亦如是。我们要问:那浩如烟海的西方管理技术和学问,其真正源头何在?其真正精神何在?假若我们对这门学问的精神源头没有最深切的理解,我们不仅无法掌握西方管理真正的精髓,而且会完全误入歧途,既迷失于西方管理学的丛林之中,又完全抛弃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
要探询管理学的精神源头,我们首先要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赚钱、尽可能多的赚钱。然而,我们必须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赚钱?这个似乎极其简单而愚蠢的问题,正是西方全部管理学问的起点,正是西方所有管理技巧的精神归宿。
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有管理的商业活动(用历史学者黄仁宇的说法,即尽可能用数目字来管理的商业活动),乃是16世纪之后的事,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诸多管理技术,公司组织、商业票据、银行信用、股票和债券交易,等等比如复式簿计,都是16世纪之后才真正兴旺发达。之前,为追逐利润而进行有组织的商业活动,为西方社会主流意识所不许。天翻地覆般的观念转变就是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那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给“为什么要赚钱”提供了神性的答案:赚钱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贪婪、奢侈、享乐,而是为了给上帝增添光辉,是为了协助上帝拯救人类,是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这个观念转变给人类历史演变带来最深远的影响。
其一,赚钱不再是低贱的、羞耻的活动,而是最高贵的、具有神性色彩的伟大使命。赚钱和参与宗教活动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一切(包括政治、军事)则皆属次要,都必须服从赚钱和宗教的需要。致富不仅光荣,而且神圣,这就是上帝新的福音。其二,既然赚钱与宗教具有同样神圣的意义,那么赚钱就绝对不是为了自身的享乐,而是要替上帝做事,替上帝争光,帮助上帝拯救人类。个人赚钱越多,不仅不能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而且要更加克制自己的欲望。其三,任何个人,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就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伟大成功,不可能赚到大量金钱,因为任何人的赚钱才能并非自己所有,亦非后天可以习得,而是上帝赋予的。对于那些只知道自己奢侈享乐的人,上帝绝对不会给予他超人的赚钱才能。其四,被上帝选中、被上帝赋予赚钱才能的人,毕生都要为之奋斗不息,必须为了上帝的使命,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管他赚到多少钱,都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