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终究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做全还是做精?
即便是现在,新东方仍然每年都会耗资举办“梦想之旅”,这不仅仅是一种品牌推广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宣扬,其在二三线城市高校中所受到的追捧,完全超过了一个企业的意义。孔建龙就是2006年听了一场俞敏洪的演讲,放弃公务员身份投身新东方的。
然而,当新东方的管理者们,不得不更多地像一家企业去经营新东方的时候,维系长期以来的浪漫理想主义气质,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要知道,随着业务的扩张,现在新东方每年新招聘的员工超过5000人,而且这个招聘规模还在不断放大。
当问及是否会担心企业文化被稀释,俞敏洪的回答是,“确实有压力,但是不是很大,因为很多新东方的员工来以前,都当过新东方学员,对新东方非常了解;第二,新东方的融合能力相当强,唯一有点担忧的,是新员工的技能水平。”然而,同样的问题给陈向东和周成刚,他们的忧虑似乎要更深一些,陈向东说,“很多机构大到一定份上,突然垮掉,是因为慢慢没有了共识。”
然而,对于曾经在新东方任职多年,离职后也自己开了家培训学校的罗永浩看来,问题不在于新东方的融合能力如何,而是本身已经有了改变,“同样一个GRE课程,2000年新东方收费650,现在是1600,而国外考试部一个新老师的课时费,那个时候一个课时能拿到1100,现在是400块。现在,新东方的规模优势让它处于近似垄断的地位,但是留不住最能代表新东方传统价值观的那批人了。”
罗永浩说,其实教育培训机构留人很简单,就是价值观和薪酬激励,新东方现在的价值观他不予评论,但至少他觉得激励是不够的。
胡敏曾是北京新东方总校的校长,清楚老师的薪酬,他认为罗永浩提供的数据并不全面。不过,他认为,像新东方这等体量如此高速增长,文化整合的挑战确实会非常大,“教育行业口碑很重要,假设一个教育机构没有理念和风格,品牌效应会迅速滑落。”
一方面,新东方需要整固其文化风格,但同时,它不得不强化更多企业应该具备的能力,比如资本运作、信息化建设,而多样化人才的加入,又会裹挟他们的价值观进入公司。
新东方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并购,如同文高考、绿光教育、铭师堂等,但陈向东表示并购后表现很一般。周成刚坦言,新东方的管理团队存在结构性的缺憾,“基本出身都是老师,在知识构成上的协同性不够强。”他说,即便现在有合适的标的物,新东方现在也不具备操盘大规模并购交易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很难指望自我发育,但是,一个出身资本市场的管理者,与理想主义的俞敏洪们,又能产生怎样的对话呢?
有业内人士说,现在新东方产品线布局太广,几乎无所不为,容易给人留下特色不鲜明的印象,一旦竞争加剧,各细分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很容易动摇。其实,新东方有不少业务的扩张有些迫不得已的意味,俞敏洪本来不想介入到留学中介业务,觉得彼时此类业务声誉不好,问题是留学中介做好了,这些机构就开始分食出国留学考试的蛋糕;本来新东方就教中学英语,但随着其他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新东方也不得不扩展到全科教育。更何况,新东方有着华尔街的鞭子,不断在鞭策它跑出更好的业绩。即便是上市,据说俞敏洪本不想上市,投资者告诉他,后来者那么多,人家先上,新东方就被动了,于是,不得不从。
前新东方高管对记者表示,“以现在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体量,仍然可以容得下几个新东方。”陈向东一样对市场非常乐观,认为如果新东方内部体系一旦能够调整到位,“未来5年,营业收入能够做到200亿。”然而,俞敏洪说,他创业以来最幸福的时刻,是干个体的时候,什么事都自己说了算,赚了钱直接带回家。陈向东则为了让女儿写一篇《我的爸爸》,允诺爬树给女儿去掏鸟窝,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至今没有时间去兑现这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