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非变不可的时代

中国慈善家 2011-04-27 16:40 营销管理
纵观全球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企业,基本上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时代发展之路。短期来看,这
  纵观全球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企业,基本上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时代发展之路。短期来看,这固然使经济效益得到快速提升,但长期来看,这不仅是对环境和资源的无节制挥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比如河流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无不凸显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非变不可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企业社会责任无疑已成为应对社会变革的最有利武器。传统思想认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无非就是捐款、捐物等非常简单的内容,但是,面对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企业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老思维,必将重蹈“刻舟求剑”的覆辙。

  企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在创造新事物的同时,一些不合时宜的事物也必然会消亡,正如我们有了汽车就会淘汰马车一样。因此,以更适合的方式来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界的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CRO的诞生必然会成为该趋势最明显的标志。

  而现在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获得更大的利润?取得更大的利润难道只是要为员工和股东带去更多的经济利益?其实,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究竟谁才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总导演”?

  社会责任方式之辨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目前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是多么的“简单粗暴”。

  中国著名的首善陈光标采取了直接捐款的方式,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地震、雪灾等重大灾难的发生地,并大量派发现金。这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讨论,有人甚至称之为“暴力慈善”。陈光标对此却不以为然,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只有这种方式最直接,也最能体现对他人的关怀。事实上,这种方式恐怕也是中国大部分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君不见,无论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后,很多中国企业纷纷一掷千金,一副“试比高低”的架势,尤其是王老吉,更是狂掷1个亿。

  反观很多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对此种方式却并不感冒,而是采取了更为可持续、“造血”与“输血”并举的方式。但这也同样引起了很多国人的不解和非议,甚至有网友在网上炮制了一份所谓的“跨国公司铁公鸡”榜单,列举了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在捐款数目上是如何“吝啬”。

  实际上,很多跨国公司只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即把社会责任当作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拓展业务的最有效方式。

  对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有感触:很多跨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不仅有最高层的管理者参加,甚至还设有专门的委员会来讨论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他们不仅为此制定了严格的预算制度,而且对于每部分的花费都经过严密的审计。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把环境责任、核心业务、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事务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对自身的产品形象和品牌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推销,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

  比如百事公司在上游建设农场基地,设置专业部门负责管理种植土豆,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更为重要的是,百事还围绕农场建设了学校、图书馆、健身器材等社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与当地农民真正融合到了一起,而百事所获得的则是生产薯条所必须的优质土豆。此外,百事公司最著名的产品百事可乐与水处理业务有着紧密的关系,除了在中游的节水方面超过节水标准的一倍以外,百事更结合自身在水处理和水节约方面最先进的科技优势,与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发起“母亲水窖”工程,并得到了员工的积极参与。该工程看似没有经济效益,但对于百事而言,它一方面展示了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同时也为百事在西部偏远贫穷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对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从百事、雀巢等跨国公司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这些企业都非常巧妙地将自身业务与承担社会责任进行了结合统一,是真正的“造血”而不是简单的“输血”。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并非真正在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将社会责任当作其产业链上必需的一环,目的是为其业务服务。但相较而言,中国企业或许更推崇所谓的“全产业链”,而外资企业则选择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这也许正是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吧。

  由此看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固然有很多简单的方式,但应尽量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联,发挥核心业务的主动性,才能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与自身业务产生互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这样一来,社会责任不仅不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反而会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法宝,这才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