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贸”与“贸工技”的另一种说法
2005年,联想营收超过100亿美元。2008年,它的名字首度出现在《Fortune》杂志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尽管只是倒数第二。
能看到联想集团的努力,原因是,2000年至2004年,联想集团的营收一直在30多亿美元左右波动。5年70亿美元的差距,柳传志承认是“一个很大的距离”,必须制定战略路线,定下来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柳传志说了两条路线。其一,学习国外公司,追求专精和纵深,某一领域做大,成为国际巨头,比如英特尔、思科、戴尔、Sun等;其二,只在本土发展而把业务面做宽,从一种产品发展到多种产品,从产品业务发展到信息服务业务。
现在看来,这也是“技工贸”与“贸工技”的另一种说法。
根据当时联想情况,他选了第二条路。从1994年起,尽管在资金、管理能力、技术水准、人力资源等方面远不如IBM、惠普等巨头,但是,联想熟悉中国市场与客户,既然主战场在中国,那就必须发挥本土优势。事实上,那个6年周期,联想确实在市场上逐步占据上风。
但这条路充满了波折。联想这一过程中,横向布局过多,多元化带有盲目的特征。事实上,它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方面的布局最终都失败了,导致4年过去,PC主业仍只有30亿美元的营收水平。而那时,TCL、海尔均已迈入1000亿元人民币营收门槛,正朝全球500强目标冲击。
不知柳传志当时心里是否焦灼。到2004年左右,戴尔规模已是联想10倍多,2005年营收达100亿美元的目标实现起来艰难无比。
但2004年的一场并购,却成就了柳传志的预言。2004年底12.5亿美元收购IBM PC业务,立刻让联想插上规模化翅膀。2005年,他兑现了诺言。又经过一年多整合,2007年,联想的规模达到历史顶点,那年营收167.8亿美元,从而借此进入500强,它可是中国首个跻身全球500强的中国内地民营企业。
但那也是迄今为止联想集团创造的最高纪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