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董事长张铁山的匠心精神
如今民风浮躁,人心难古。求利益,轻信仰;求效率,轻品质;求表外,轻灵魂;求短益,轻长远。可谓之工匠者,寥若星辰。在“工匠精神”这个带着古典味儿的词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相当长的岁月里,没有人提起过它,也没有人歌颂过它,但却真的有人,实实在在地做着工匠的事……
酒入杯中,色如黄金,洁白细腻的泡沫升腾而起,持久挂杯;浓郁的酒花香、麦香飘逸而出,沁人心脾;酒入口中,醇厚甘甜,唇齿留香。“金星原浆”新品发布仪式的现场,张铁山用三十余载对“工匠精神”的坚守,让质量意识和品质责任烙印在每一位来宾的眼前。
1985年,35岁的张铁山接管濒临破产的郑州东风啤酒厂,当时酒厂才成立3年。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100吨不合格的啤酒全部倒掉。那些酒价值20多万,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对于一个蹒跚学步的啤酒厂无异于割腕抽血。为什么倒酒?张铁山有他的理论。东风酒厂之所以经营不下去就是质量的问题,这个教训太深刻,不能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品牌意识、产品意识已经在张铁山心里发了芽,这为日后金星生产“好啤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奇迹当年就出现,濒临倒闭的酒厂在张铁山的经营下不仅复活,当年还赚了100多万。工匠精神为他和他的啤酒铺开了一条金光大道。张铁山将酒厂改名为“郑州金星啤酒厂”。一个日后享誉全国的啤酒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除去金星掌门人的身份,张铁山首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匠人”——他是全国劳模、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人大代表、中西部唯一一名国家级酿酒大师。在他的领导下,质量,已经变成金星上下一致的“信仰”。
对于啤酒生产的每一粒原料:麦芽、大米和酒花等等,金星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只用最好的;每一瓶金星啤酒在出厂前,必须经历1000道关口的严格检验和数以千计的“特别关照”。生产线的每个环节上,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就像在精雕细琢一件上好的艺术品,他们每个人,都是金星的“匠人”。
“一个人一辈子其实很快、很短,而且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我本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张铁山这么说。
近年来,国产啤酒遭遇了进口品牌的猛烈冲击,有人说,只有德国人才能生产最好的啤酒,甚至有人说,河南人喝不到最好的啤酒……
张铁山不服!他率领金星研发团队,一步步攻克技术难关,终于在2015年推出“金星原浆啤酒”,从四大方面向进口啤酒发出了挑战:最新鲜,金星原浆不经灭活工序,保留鲜活酵母的生啤酒原浆;最醇香,金星原浆含有一定量的活性酵母,酒体泡沫极其丰富,香气浓郁;最营养,金星原浆100%麦芽发酵,是最富营养的液体面包;最健康,金星原浆不经过滤,保留了发酵过程中的活性酵母,有益身心。
果然,金星原浆啤酒一上市就好评如潮,甚至出现了顾客四处打听求购的现象。这是消费者对这位66岁高龄的酿酒匠人最高褒奖。
中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张铁山作为中原杰出企业家的代表,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
34年,坚持做一件事,甘于寂寞,默默耕耘,需要智慧,于平淡中见传奇。
34年,坚持做好一件事,需要定力。面对外界的劝说和利益的诱惑,能够大舍大得。
张铁山执着于啤酒事业,坚持34年做下来,就做出了品质,就做出了卓异。
其实,他只是为了给你一杯好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