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龙蔬菜标准园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年届不惑的党军家住阜南县会龙乡卢庄村前党庄,是个远近闻名的种地能人,平常最爱“鼓捣”新技术,种的大棚辣椒年年收入都比邻居多。据了解,最近他又玩起了新“花样”——防治虫害不喷药了。
近日,笔者获准走进党军的蔬菜大棚,但见几十张黄色的“纸牌”有规律地挂在棚下;棚裙边,则围有几十公分高的黑色金属丝网。“这是粘虫板和防虫网,有了它们,不用喷药,辣椒也不用怕虫子了!”党军介绍说,2007年以来,全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关越来越严,各大中城市普遍推行蔬菜准入制,农药残留超标的辣椒只能作为垃圾被处理。为适应市场需要,群众必须要想办法改正以前用重药、猛药的习惯,使用生物或物理办法防虫害。
党军还透露说,治虫不用药其实不是他的“独门绝技”,而是乡里创建蔬菜标准园推广的新技术。另外还有高温闷棚、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等8项实用技术。“这些新技术,可以保证农药、化肥用量减少30%以上,种出的蔬菜绝对是无公害、无污染的。”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只是创建蔬菜标准园的一项主要工作!”分管农业的会龙乡副乡长张巨堂告诉笔者,作为全国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全国200家设施类蔬菜标准园之一,2010年起,该乡在卢庄村前党庄建立了500亩连片生产基地,指导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等“五化”,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安全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切实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标准化,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总投入185万元,硬化了2.3公里生产路,购买了一台新的供电变压器、改造新式(钢架)棚型100亩,推广节水灌溉等新技术30项,与省农科院联合研制蔬菜新品种6个,新打60米水井40眼,在基地内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电足用、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
在张巨堂的办公桌边,笔者还看到了蔬菜标准园的分月创建工作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调茬计划、组织订单、分级包装、与超市对接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该乡为保证基地能够按照‘五化六统一’操作,制定了严格的《十户联保制度》,实行统防治和检疫检测,保证了送上消费者餐桌的全部是无公害产品。年初,辣椒、毛豆、甜瓜三个蔬菜品种已难过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A级绿色食品。
“对于会龙乡这样一个年种植大棚蔬菜7万多亩的特色大乡来说,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而创建蔬菜标准园只是一个助推器!”当笔者向前来蔬菜标准园了解情况的乡党委书记金志刚问及创建蔬菜标准园的初衷时,他简明扼要的回答,“会龙蔬菜生产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成为全乡主导产业,也辐射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农资经营等边缘行业的发展,仅此一项带来的直接收入,全乡人均突破4000元。今后,乡党委政府将围绕如何打响会龙这个品牌、发展现代农业下足功夫,让会龙辣椒在农民致富奔小康路上焕发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