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金威“卖身记”背后,将带来整个行业的版图变革

合房网资讯中心 2012-02-23 09:24 啤酒
金威卖身记背后,将带来整个行业的版图变革 一场金威啤酒抢购战正在悄然展开。 2012年2月14日,自金威啤酒

  金威“卖身记”背后,将带来整个行业的版图变革

  一场金威啤酒抢购战正在悄然展开。

  2012年2月14日,自金威啤酒发布出售旗下啤酒业务及资产的公告后,围绕着这一昔日珠三角啤酒霸王何去何从的资本大戏正在暗流涌动。

  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珠江啤酒、华润雪花均对金威虎视眈眈。有人说:如若珠江拿下金威,那么就牢牢占据广东龙头地位;如若青岛拿下,那么将助其成为广东最大的啤酒商;而若百威得手,那么将超越青岛拿下广东市场的第二席位。

  金威“卖身记”背后,将带来整个行业的版图变革。

  金威啤酒沦落

  2012年,对于金威啤酒而言,无疑是独立存在市场上的最后一年。2012年的1月20日,金威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在连续亏损两年后于2009年实现盈利,但仍面临各种重大挑战……结合当前不明朗的经济环境,公司董事会计划与若干主要从事酿造及分销啤酒的第三方洽谈,拟向其出售若干啤酒业务和资产。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金威啤酒却再次发布自愿性公告与过往的辉煌“分手”,当此前出售资产公告登出后,金威啤酒第一次对外界进行了回应:公司已开始与独立第三方洽谈。并再次声明:公司出售的仅为旗下业务及资产,并不涉及股份,金威啤酒控股股东粤海集团仍然保留公司股权。

  消息传出后,一时间,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珠江啤酒、华润纷纷传出将参与谈判的消息。当出售消息登出后,金威啤酒股价一路上涨。据行业内的初步估算,以金威啤酒公布的年产量170万吨,每10万吨3000万-5000万元价格,那么这次交易金额将在50亿元上下。这一消息也得到金威啤酒品牌部负责人佐强的默认。

  对于关注啤酒行业的人士而言,实际上金威的“卖身”早已在意料之中。从2008年开始,与金威啤酒保持这样“暧昧”关系的企业有:2008年的青岛啤酒、2009年的华润雪花、2010年的燕京啤酒。这些企业前后均传出过有意并购金威一事,但却并未有最终的结果出现。

  直到2011年,当金威啤酒第二大股东喜力亚太出售金威啤酒21.37%的股权,金威啤酒变卖疑云再次浮现在行业之中。虽然随后金威啤酒控股股东粤海集团在一个月后使用优先购买权以10.8亿港元的价格回购了所售股权,但外界并不认为自身都只能依托商业地产实现盈利的粤海集团,还有足够的实力以支撑业已日薄西山的金威啤酒。

  “这时候第一集团军都想接,当时粤海觉得还是可以做,所以实行了优先购买权,但随后粤海集团的净利润还不如2010年的,所以就促使了这个包袱转出去。”大食品网总编辑韦三水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5年时间里,这个昔日的珠三角啤酒霸主,行业内吨利润率最高的老牌企业,为何会沦落到这般境遇?


  高速扩张的恶果

  不知道现如今已变身职业经理人的叶旭全,在看到自己曾经的“孩子”金威啤酒今日结局时,是怎样的感触?这位《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曾将金威啤酒带上高速发展的短暂辉煌,却因为战略上的失误,在将金威啤酒推向了无法翻身的深渊的同时,落寞离去。

  “金威啤酒出售旗下资产的原因无非两点,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雪花、青岛、燕京及百威英博占据了近六成的市场份额,寡头垄断局面日趋加剧;第二是企业内部发展,金威啤酒品牌老化,新产品开发滞后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当然,导致金威啤酒走到变卖资产这一步更多还是归结于后者。”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10年前,叶旭全执掌金威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将金威推向了历史发展的最高峰,当年金威销售增长高达38%,利润率翻倍,2004年,喜力集团注资持有金威21%的股份,不久后金威成为港股中显赫的一员。

  从2002年-2006年,金威啤酒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一度达到2亿港元的净利润,占据了深圳市场70%-80%的市场份额。然而,从2006年开始,金威啤酒业绩开始出现下滑,当年金威啤酒全年盈利缩减至1.1亿港元。从2007年、2008年,金威啤酒两年出现巨额亏损。

  从2009年起,金威再次掀起改革步伐,曾挽救金威的叶旭全被请下了董事会主席的宝座,同时,将曾占据主营收入70%的12度老金威啤酒进行了修改,集团内部一系列的活动也被取消。然而这些措施也并未能挽回金威的辉煌。

  2009年-2010年,金威利润也仅为1451万港元及3627万港元,到了2011年上半年再次走上亏损的道路。据金威啤酒2011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大跌超84%,仅有146万港元。而这也在金威变卖资产公告中有所提及。那么,为何金威啤酒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由盈转亏的重大起伏?

  在叶旭全掌管金威后,于2003年提出了“走出深圳、走出广州”的战略,这时金威在深圳市场份额已高达70%,从2004年开始,金威相继在汕头六地投资开设新厂,版图从深圳扩展至华南、华北、西南、西北,总产能扩大至170万吨。

  这时金威的目标是,将在2014年产能超过250万吨,年销量超过200万吨。到了2007年,金威基本完成全国布局。这样的高速扩张,却伴随着金威的亏损同步进行。这些被金威寄予厚望的分公司,却成为了拖累整个公司业绩的包袱。

  在啤酒行业,投资建厂最快的收益体现是在3-5年内,但有时会高达10年,金威在短短几年内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并且加上并不高的产能,造成了资金链上的巨大紧张。

  在叶旭全掌管金威之时,啤酒每吨利润不过百元左右,但珠三角一带却高达400元,广东市场的啤酒价格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燕京、青岛、雪花啤酒纷纷杀入广东市场,开始分割金威、珠江啤酒原有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经占据深圳市场70%的金威啤酒,到了后来仅仅只能手握15%的份额。

  同时,金威类似赞助中超这样的庞大开支,也在当年品牌扩张的道路上,消耗良多。在青岛啤酒取代金威成为深圳的销售老大的同时,2011年金威啤酒的市场份额相较于2009年同期下降了5.7%,同时省外生产基地的市场份额也低至4%以下。

  这样的前后夹击之下,金威啤酒的末路,实际早被市场看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