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我国农产品如何满足国际需求?

2007-08-21 09:39 行业分析
强化质量、品牌、标准三种意识

  日本厚生劳动省进口食品安全对策室室长道野英司说,自06年以来,日本进口的国外食品,中国食品按重量排名第二位,按海关申报件数排名第一位。但以件数计算的不合格率,中国排在厄瓜多尔、越南、美国、泰国之后,以重量计算的不合格率,中国为0.07%,美国为1.13%。

  中国农产品如何应对日本越来越高的质量安全门槛,原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中村靖彦建议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强化两种意识:一是强化质量意识,切不可追求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而放松品质管理。二是强化品牌意识,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规模小,不易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和数量都难以提高。

  美国沃尔玛集团洛杉矶鲍德温公园市店的助理市场经理斯考特认为,要紧绷标准这根弦,无论是哪国的农产品,对商家来说,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标准来生产是最重要的。他举例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今年6月底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人工养殖的鲶鱼、虾类和鳗鱼,原因是产品中发现含有美国禁止的抗生素和抗菌剂药物残留。

  进入国际市场不容易,一定要备加珍惜

  奥地利华人总会副会长曲建本先生在奥地利做餐饮起家,对中国农产品的状况非常了解。他认为,中国出口到国外的农产品,都经过检测,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一些隐患,曲建本认为特别重要的是农产品供应商,千万不能图一时之利而失去诚信。“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容易,一定要备加珍惜,一旦真的查出问题,被逐出市场,可能再也无法叩开市场大门。”另外,他认为,供货商还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规章,尤其对食品安全的具体细则,都要做到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不论在欧盟、日本还是美国,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越来越多,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前景非常诱人,但国际市场“绿色标准”的苛刻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国际市场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农产品要想立足国际市场,关键在于树立严格的质量意识,跳好“国际标准舞”,打造良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