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怎样摆脱外资并购的困境
2007-07-02 16:23
行业分析
十年前与达能的一纸合同缚住了娃哈哈发展的手脚,宗庆后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娃哈哈品牌的发展蓝图。于是,保护民族品牌成为宗庆后及其簇拥们的战斗口号。
联想到最近的大宝出售传闻,以及此前的徐工并购案、苏泊尔并购案甚至小护士并购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民族品牌发展到最后总是走上外资并购之路?曲终人散之际才想起要高唱保护民族品牌之歌?如果民族品牌足够强大,外资的胃口再大也是吞不下去的。
境外“大款”横行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长足发展,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3800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而自1990年以来,外国投资者一共汇出了3200亿美元左右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有相当一部分的利润被用于再投资,也不包括每年通过企业、行业内部的偷逃、转移的数千亿人民币的利润。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市场开放和引进外资,也已经演化为这样的场景:开放形成了一个舞台,我们本国的演员都被赶下台,全都是外资在演戏。舞台是我们的,但自己的人都是跑龙套的,剩下的花旦、主角、中名角都是别人的。外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国的国民优质资产,控制了国民经济28个行业中的21个,中国人均GDP中有好几百美元也要送给外资。而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品牌的策略历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卖了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大量的中国品牌却甘愿拉下身架,努力傍上外资“大款”。
不和谐的牵手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引进外资成为地方官员的政绩标准之一。因此,政府给外资购并中国品牌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另一方面,虽然一些民族品牌在市场已经有很高的占有率,但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且企业的资金也不充足。因此,外资成为一些本土企业争先相伴的达官贵人。
客观地讲,外资并购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产业都有着正面的意义。
首先,外资并购推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引入了优秀的公司管理理念和决策机制,再造了微观市场主体。
我们注意到,并购后的企业里,宗庆后们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呼风唤雨,无法以一个人的意志来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意味着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营风险的大幅降低;国有企业原先的政府行政过度干预、无视市场规律、资源无效配置等一系列顽疾也逐步得到改善。而这一切都源于外资带进来的优秀管理理念、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其次,外资并购引入了资金、技术、品牌、国际市场渠道,全面提升了行业的经营层次与市场竞争能力。
外资介入后,通过注入资金、技术设备,迅速实现本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同时,外商尤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的输入,会快速提升被并购企业的技术水平、知名度、市场形象,以及驾驭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这一现象在中国汽车业表现尤其突出。目前国内知名的几大汽车厂商,如东风、上汽、广汽等,以及这些厂商旗下一系列在中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的汽车品牌,无一不渗透着外资的技术和品牌优势。
不过,外资并购也有其负面影响。
第一,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行业过度集中,形成垄断或寡头,有碍市场的良性发展;
外资并购方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外资并购行为多发生在对该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如达能并购乐百氏,欧莱雅并购小护士,以及近来传闻四起的强生并购大宝,等等。
该等并购行为的后果是跨国公司迅速获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此导致行业高度集中,加大其他本土竞争者的生存难度。同时,垄断或寡头的行业格局将大幅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因此,外资并购可能形成的行业垄断或寡头可能导致在该行业内的一些小规模优秀本土企业在与外资的血拼中从市场上消失,或者,一些有特色的企业无法进入该行业。
第二, 外资对重要产业重要企业的并购可能危害到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主要体现在本土企业对重要资源、重要技术以及重要产业的控制权。一个国家必须由本国企业来控制一些重要产业,以使其在全球竞争中的自身利益得以实现。
资本永远是逐利性的,因此资本是无国界的,但是,控制资本的所有者及其利益是有国界的。外资对重要产业重要企业的并购可能导致外资对国家稀缺资源或战略资源的独占或垄断,或者控制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技术。进而,国家经济安全可能将受到威胁。
第三,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民族品牌的流失,不利于民族品牌的创新、发展和壮大。
竞争的重要课题就是打压对手,跨国公司亦不例外。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既想快速获取本土品牌的市场渠道,又不愿看到本土品牌的过分强大。因此,很多外资并购案中,跨国企业在实现第一目的后即开始对本土品牌实施打压弱化甚至束之高阁。
很多本土企业选择外资并购的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然而一项调查表明,仅有6.25%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并购企业中实现了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外资并购并未带来本土企业所期望的技术。反倒是本土品牌,由于对外资的依赖逐渐丧失了创新能力。
摈弃傍大款思想,争做民族巨人
鲜有民族民族品牌能够自行发展壮大,最新公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强内,我们未能看到中国民族品牌的身影。而如联想、海尔等国际品牌,虽然全球影响力尚存不足,但在中国它们也已是凤毛麟角。
那么,民族品牌为何无法壮大呢?前汉高(中国)日用品总裁韦德荣曾说,中国本土企业普遍存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和管理方法的缺失,没有完善的系统意识,特别是缺乏强烈的战略企图新等根本的“短板”。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壮大的桎梏。
首先,中国企业家缺乏战略企图心;即中国企业家缺乏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和信心。当品牌初具影响力后,企业家出于对现金的追逐而把品牌售予资金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品牌的发展壮大之路嘎然而止。民族企业家对民族品牌的起步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品牌价值也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为了短期的利益,一个个优秀的民族品牌最终落入虎视眈眈的跨国公司之口。
除了缺乏把品牌做强的强烈愿望,企业家还缺少把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信心,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品牌的冲击,民族企业家心生畏惧,与其在竞争中死亡不如嫁予对方,起码不致落得个血本无归。
其次,民族品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我们注意到,遭外资并购的品牌一般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里的风险主要指产品价格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恶意并购风险等。
研发投入不足也是民族品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重要因素之一。研发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产品技术含量低,不具创新能力,无法跟上市场的更新换代。最终在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品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市场份额遭跨国品牌日益蚕食。
此外,过度行政干预、公司治理不完善、管理理念缺陷、缺乏资本运作能力等等也是导致民族品牌缺乏抗风险能力的诸多因素。
民族品牌取胜之匙
认识到不足是成长的起点。因此,民族品牌发展壮大并最终能在与跨国品牌的竞争中胜出的两大基本条件是:第一,提升民族企业家的战略企图心,要具备把民族品牌做成国际优秀品牌的强烈愿望和信心;第二,通过完善产业链、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增加民族品牌的抗风险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涉及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政府对于民族品牌的发展应予鼓励,但不应过度干预。毕竟,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浪潮之中,兼并收购本是商业社会的正常现象,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应该遵守商业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
回到“娃哈哈闹剧”的话题,首先“受害者宗庆后”当初选择达能合资的首要原因是娃哈哈自身的经营不善,宗庆后看中的是达能雄厚的国际资本,10年前的1.5亿美元并不是个小数目。
落入所谓达能合同圈套后方知寄人篱下之苦,宗庆后应该思考的是为何当初未能把娃哈哈这个民族品牌做强做大。
不能发展,何谈保护。如何发展壮大民族品牌,该思考的还有汇源、蒙牛、双汇……以及那些目前还不能让我们熟知的民族品牌。
联想到最近的大宝出售传闻,以及此前的徐工并购案、苏泊尔并购案甚至小护士并购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民族品牌发展到最后总是走上外资并购之路?曲终人散之际才想起要高唱保护民族品牌之歌?如果民族品牌足够强大,外资的胃口再大也是吞不下去的。
境外“大款”横行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长足发展,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3800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而自1990年以来,外国投资者一共汇出了3200亿美元左右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有相当一部分的利润被用于再投资,也不包括每年通过企业、行业内部的偷逃、转移的数千亿人民币的利润。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市场开放和引进外资,也已经演化为这样的场景:开放形成了一个舞台,我们本国的演员都被赶下台,全都是外资在演戏。舞台是我们的,但自己的人都是跑龙套的,剩下的花旦、主角、中名角都是别人的。外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国的国民优质资产,控制了国民经济28个行业中的21个,中国人均GDP中有好几百美元也要送给外资。而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品牌的策略历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卖了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大量的中国品牌却甘愿拉下身架,努力傍上外资“大款”。
不和谐的牵手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引进外资成为地方官员的政绩标准之一。因此,政府给外资购并中国品牌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另一方面,虽然一些民族品牌在市场已经有很高的占有率,但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且企业的资金也不充足。因此,外资成为一些本土企业争先相伴的达官贵人。
客观地讲,外资并购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产业都有着正面的意义。
首先,外资并购推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引入了优秀的公司管理理念和决策机制,再造了微观市场主体。
我们注意到,并购后的企业里,宗庆后们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呼风唤雨,无法以一个人的意志来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意味着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营风险的大幅降低;国有企业原先的政府行政过度干预、无视市场规律、资源无效配置等一系列顽疾也逐步得到改善。而这一切都源于外资带进来的优秀管理理念、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其次,外资并购引入了资金、技术、品牌、国际市场渠道,全面提升了行业的经营层次与市场竞争能力。
外资介入后,通过注入资金、技术设备,迅速实现本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同时,外商尤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的输入,会快速提升被并购企业的技术水平、知名度、市场形象,以及驾驭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这一现象在中国汽车业表现尤其突出。目前国内知名的几大汽车厂商,如东风、上汽、广汽等,以及这些厂商旗下一系列在中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的汽车品牌,无一不渗透着外资的技术和品牌优势。
不过,外资并购也有其负面影响。
第一,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行业过度集中,形成垄断或寡头,有碍市场的良性发展;
外资并购方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外资并购行为多发生在对该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如达能并购乐百氏,欧莱雅并购小护士,以及近来传闻四起的强生并购大宝,等等。
该等并购行为的后果是跨国公司迅速获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此导致行业高度集中,加大其他本土竞争者的生存难度。同时,垄断或寡头的行业格局将大幅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因此,外资并购可能形成的行业垄断或寡头可能导致在该行业内的一些小规模优秀本土企业在与外资的血拼中从市场上消失,或者,一些有特色的企业无法进入该行业。
第二, 外资对重要产业重要企业的并购可能危害到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主要体现在本土企业对重要资源、重要技术以及重要产业的控制权。一个国家必须由本国企业来控制一些重要产业,以使其在全球竞争中的自身利益得以实现。
资本永远是逐利性的,因此资本是无国界的,但是,控制资本的所有者及其利益是有国界的。外资对重要产业重要企业的并购可能导致外资对国家稀缺资源或战略资源的独占或垄断,或者控制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技术。进而,国家经济安全可能将受到威胁。
第三,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民族品牌的流失,不利于民族品牌的创新、发展和壮大。
竞争的重要课题就是打压对手,跨国公司亦不例外。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既想快速获取本土品牌的市场渠道,又不愿看到本土品牌的过分强大。因此,很多外资并购案中,跨国企业在实现第一目的后即开始对本土品牌实施打压弱化甚至束之高阁。
很多本土企业选择外资并购的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然而一项调查表明,仅有6.25%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并购企业中实现了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外资并购并未带来本土企业所期望的技术。反倒是本土品牌,由于对外资的依赖逐渐丧失了创新能力。
摈弃傍大款思想,争做民族巨人
鲜有民族民族品牌能够自行发展壮大,最新公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强内,我们未能看到中国民族品牌的身影。而如联想、海尔等国际品牌,虽然全球影响力尚存不足,但在中国它们也已是凤毛麟角。
那么,民族品牌为何无法壮大呢?前汉高(中国)日用品总裁韦德荣曾说,中国本土企业普遍存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和管理方法的缺失,没有完善的系统意识,特别是缺乏强烈的战略企图新等根本的“短板”。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壮大的桎梏。
首先,中国企业家缺乏战略企图心;即中国企业家缺乏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和信心。当品牌初具影响力后,企业家出于对现金的追逐而把品牌售予资金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品牌的发展壮大之路嘎然而止。民族企业家对民族品牌的起步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品牌价值也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为了短期的利益,一个个优秀的民族品牌最终落入虎视眈眈的跨国公司之口。
除了缺乏把品牌做强的强烈愿望,企业家还缺少把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信心,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品牌的冲击,民族企业家心生畏惧,与其在竞争中死亡不如嫁予对方,起码不致落得个血本无归。
其次,民族品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我们注意到,遭外资并购的品牌一般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里的风险主要指产品价格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恶意并购风险等。
研发投入不足也是民族品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重要因素之一。研发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产品技术含量低,不具创新能力,无法跟上市场的更新换代。最终在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品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市场份额遭跨国品牌日益蚕食。
此外,过度行政干预、公司治理不完善、管理理念缺陷、缺乏资本运作能力等等也是导致民族品牌缺乏抗风险能力的诸多因素。
民族品牌取胜之匙
认识到不足是成长的起点。因此,民族品牌发展壮大并最终能在与跨国品牌的竞争中胜出的两大基本条件是:第一,提升民族企业家的战略企图心,要具备把民族品牌做成国际优秀品牌的强烈愿望和信心;第二,通过完善产业链、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增加民族品牌的抗风险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涉及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政府对于民族品牌的发展应予鼓励,但不应过度干预。毕竟,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浪潮之中,兼并收购本是商业社会的正常现象,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应该遵守商业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
回到“娃哈哈闹剧”的话题,首先“受害者宗庆后”当初选择达能合资的首要原因是娃哈哈自身的经营不善,宗庆后看中的是达能雄厚的国际资本,10年前的1.5亿美元并不是个小数目。
落入所谓达能合同圈套后方知寄人篱下之苦,宗庆后应该思考的是为何当初未能把娃哈哈这个民族品牌做强做大。
不能发展,何谈保护。如何发展壮大民族品牌,该思考的还有汇源、蒙牛、双汇……以及那些目前还不能让我们熟知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