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黄酒2007年销售态势及缺陷分析

2007-07-18 09:21 行业分析
2007上半年,黄酒行业销售状况很好,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统计显示,1-4月份全国黄酒总产量为32.5万千升,其中,浙江地区为2.3万千升,上海2.2万千升,江苏23.1万千升。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25.64434亿元,比同期增长25.4%左右。

现状分析

  目前,黄酒行业销售收入前三位企业占据全行业销售收入的34%,行业前五大企业已获得全行业74%的利润收入,但是黄酒行业还未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因此,进一步培育消费市场、改变黄酒是低档烹饪料酒的消费观念是未来黄酒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未来几年黄酒行业内竞争的加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低质产品企业将被淘汰,少数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和强势区域性企业将分享黄酒行业的利润。

  一、黄酒行业内的圈地运动

  2006年,不少企业开始进行圈地扩产,有在当年竣工投产的,如上海金枫的年产4万千升的项目,浙江善好酒业年产2万千升的项目,张家港酿酒的2.5万千升项目等。也有如塔牌、福建老酒以及宁波阿拉、会稽山、女儿红、绍兴白塔、绍兴唐宋酒业、乌毡帽和上海新晖酿造等扩产项目正在筹建中,都将于今年下半年部分交付使用。

  应该说,黄酒行业的一波波圈地运动是黄酒行业复兴的一个信号,它预示着中国黄酒市场潜力不断被打开,市场容量逐年增长。黄酒产量连年增长,但是,与其他酒种的增长幅度相比,黄酒的增幅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这与黄酒行业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有关。前文提到去年全国黄酒总产量为220万千升,但是以饮料酒销售的仅为60万千升,换言之,有近3/4的黄酒是以料酒消费的。黄酒企业在圈地的同时也应当关注黄酒文化的推广及市场的开拓。

  二、品牌意识不断提升

  现如今的酒行业,品牌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名词了,不少企业也都将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黄酒行业也同样如此,像古越龙山、会稽山等全国性品牌在品牌运作上走在了行业前列。与央视的联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财大气粗的同时,也看到了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另外,上海冠生园和酒、上海金枫、张家港沙洲优黄、浙江善好酒业等地区强势品牌也通过电视、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通过“疲劳轰炸”的模式提高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这些知名品牌的宣传攻势也让许多二线品牌看到了品牌的影响力,他们转变思路,开始走市场化道路,遵循市场的普遍规律来操作品牌。

  三、产品高档化趋势仍将继续

  2006年,随着黄酒消费群体逐步向高收入阶层拓展,中高端黄酒产量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黄酒行业收入、利润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糖酒快讯市场研究中心认为,黄酒巨头逐步适应现代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精美的中高端改良产品,中高端黄酒产品迅速崛起,顺应了酒类消费的升级趋势,推动了黄酒行业盈利模式从单纯的总量增长模式向结构升级为主、总量增长为辅的模式变迁。预计2007年黄酒市场将出现高、中、低档产品并存局面,黄酒产品中高端发展趋势将更明显。

  四、扩大品牌影响力是关键

  2007年黄酒行业经营环境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全行业仍将延续近年来稳步增长的态势。2006年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在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下,消费者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加速品牌消费观念的形成,加上食品饮料消费不断升级,品牌消费将成为未来黄酒行业消费的长期趋势,龙头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充分扩大品牌影响力。

黄酒行业目前的不足

  一.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市场区域小。

  在我国入世之后,黄酒的出口已呈上升趋势,绍兴古越龙山酒厂销往日本的绍兴酒比上年增长14%,塔牌绍兴酒销量整体翻一番,女儿红黄酒利税比上年增长18.07%,东风酒厂出口日本的绍兴酒比上年增长1倍以上,但毕竟只占黄酒总销量的2%左右,黄酒的大市场还是在国内。

  而在国内,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西部、东北部则难觅踪影,当然,这与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南方湿暖多雨有关。然而,在啤酒、葡萄酒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黄酒若不打破地域限制,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消费市场不断的被吞食。

  二.在市场的开拓上过多局限于城市之争,放弃了农村市场。

  农村一直以来都是黄酒消费的最大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当农村酒类消费群体日益壮大的同时,黄酒却逐渐丧失了其在农村市场的领先优势。

  目前的黄酒仅仅局限于南方的几个大城市,如浙江省集中在杭州地区、绍兴地区;江苏省集中在“苏、锡、常”;福建省集中在福州、泉州;上海省则集中在市区。加上“南黄北白”的消费格局,可以说黄酒放弃了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仅仅在有限的城市里瓜分着有限的消费群体,这不仅造成了整个黄酒行业的内耗,更使自己置身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行业的竞争旋涡之中。

  三、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

  黄酒行业的同质化一直是令整个行业头疼的问题,从石库门“上海老酒”的成功引发了行业内上海老酒扎堆的现象之后,越来越多的黄酒产品开始出现撞车现象,包括有意与无意的行为。

  不少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就仿造成熟的市场产品特点纷纷推出清爽型和营养型黄酒。之前就提及南北黄酒间的差异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工艺,但由于市场的需求,北方黄酒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原有的产品特色走上了跟风之路,进一步加重了产品同质化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四、生产规模不足

  目前黄酒行业中有不少企业的生产规模不行,除了集约化生产的硬件条件外,不少企业内在的软件条件也不足。有的企业依然还是以销售原酒的方式“为他人做嫁衣”。

  据统计,黄酒发展至今生产企业已有700家左右,平均年产量2000-3000千升,其中,生产规模在千吨以下的企业占80%,万吨以上的30多家,行业内销售收入前5位的企业已获得全行业55%左右的收入,但是前5位企业的产量规模仅占行业的14%左右。目前,仍有不少企业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主,仅有1/4左右的企业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

  五、环境氛围营造不足

  环境氛围营造能力就是对应前面提及的炒作话题。整个黄酒行业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并不多,除了G古越龙山、G第一食品、G轻纺城这几支股票的涨跌牵动人心外,黄酒并不如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三五不时地举办活动以吸引大众的关注。

  黄酒行业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环境,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黄酒的春天在黄酒人等候多时之后如期而至,黄酒发展的契机已经来临。地利——各地黄酒企业间的协同联合,把分散在各地的黄酒文化结合起来。人和——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和谐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目前最为欠缺的部分。不少品牌纷纷转向利好的中高端产品,但是除了宣传中的保健营养外,高价黄酒的文化内涵并不高。黄酒行业始终强调要把黄酒文化发扬光大,但是事实上,黄酒行业的文化挖掘力度并不大,且可以说目前的黄酒文化还较为散乱,没有如葡萄酒一样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