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深度解读会议—对下榨季的博弈

中国糖网 2008-03-03 21:06 行业分析
一周多来,国内糖价伴随着本次雪灾造成扑朔迷离的影响而跌宕起伏,起初,大家对灾情只存在感性认识,一张张受灾图片在各个网站刊登,一种种猜测在 QQ 上传导,但始终没有具体的受灾数据出炉。而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蔗蔸腐烂等情况有所加剧,恐慌的气氛开始在市场上蔓

一周多来,国内糖价伴随着本次雪灾造成扑朔迷离的影响而跌宕起伏,起初,大家对灾情只存在感性认识,一张张受灾图片在各个网站刊登,一种种猜测在QQ上传导,但始终没有具体的受灾数据出炉。而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蔗蔸腐烂等情况有所加剧,恐慌的气氛开始在市场上蔓延,广西产区的现货报价也随之上升到了3900元的位置。不过本轮上涨显然没有出现在销售旺季的时候,以致于一直没有得到成交量很好的配合。此后随着各地区对灾情调研的深入,雪灾的真相正在逐步浮出水面,尤其在225日广西召开“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现场会议”之后,许多人认为灾情似乎并没有前期预想的那么严重,价格开始逐步回调,最低到3650元附近。不过在此受灾损失难以捉摸之际,价格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销区始终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致使价格像无根的浮萍,起伏不定。伴随着上周末全国《2008年中国糖业协会商业会员座谈会》在广西柳州的召开,灾情的影响似乎终于有了一个切实的数据。

 

受灾情况及其对产量影响

 

笔者在上篇文章《糖市“高雪压” “病情”面面观》中对灾情做出大致分析。当时笔者认为减产数字应在90-160万吨,不过并没有计算留种的甘蔗在内,现在看来似乎低估了本次受灾情况。在昨天的会议上,官方给出的评估是181万吨,主要包括:绝收面积101.6万亩,减产糖57万吨;其余成灾540万亩(649万亩成灾减去绝收的101万亩),减产糖30万吨;受灾入榨960万吨,损失19万吨糖;总数900万亩新种蔗蔗种部分损失糖75万吨。共损失181万吨。受灾面积是以225日广西农业厅在会上公布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其中受灾入榨的960万吨原料蔗损失的19万吨糖是按照出糖率下降2个百分点计算的,不过实际2月份春节后压榨的受灾蔗出糖率损失并没有那么高,上次会议上的集团生产汇报结果是,出糖率减少0.2-0.5个百分点。此项可能多计算15万吨,其余基本符合市场的认识。那么也就是说本次受灾对于本榨季来讲可能导致广西减产165万吨。而广东和云南、海南三省受灾情况很轻,总减产量估计在5万吨左右,全国产量下降约为170万吨。

 

有趣的是,会上对于产量的预期开始有了新观点,原本111日的全国食糖订货会上,官方对于07/08榨季全国估产为1350万吨,其中广西800万吨,而本次会议上对于广西受灾前的估产却有了看法,从国家有关部门官员的发言上看850万吨问题不大,会上甚至有880万吨的声音。笔者前期就此总结:“经验告诉我们在丰产的年份里,榨季初官方对于产量的预估都是比较保守的”。比如上榨季广西开榨前估产620万吨,榨季中期估产上调至650万吨,后又上调到670万吨,最终广西糖协公布的榨季产量是708万吨,而广西统计局的报告则达到722万吨。故产量相差百万吨似乎是正常的事情。所以本次会议上,对广西产区灾前的估产应该能达到850-80万吨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全国期初估产量应该在14001430万吨,在此基础上减产170万吨则产量应该达到12301260万吨。

 

从生产进度上看,截止到2月底,广西已产糖57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8万吨。目前广西日榨能力54万吨,平均日产糖约为6.5万吨/天,后期随着糖分的下降日产糖量可能有所降低。截止到320日,按照日产5.5万吨计算,能产糖110万吨,则本榨季广西总产量有望超过700万吨,与去年持平。那么全国总产量则仍然能够保证达到1250-260万吨左右,所以无论从受灾情况还是生产进度上看,本榨季的产量都有望保持1250万吨左右。

 

如此算来本榨季总的供给量还是能够保证的:产量达到1250万吨,上榨季转结库存45万吨,由于目前看来国际糖价较高,所以本榨季进口量可能大幅缩减,不过也有望达到3050万吨(下文按40万吨计算)。国家首次收储达到27万吨,则总供给量在产量1250+转结45+进口40-收储27=总供给1308万吨。

 

这里暂时没有考虑国储糖交收过程中的违约现象,如果计算国储糖违约现象(数量暂时无法统计),总供给量可能超过1320万吨。另外,市场也有言者:“如果需要进口,那么国内糖价应该与国际看齐,目前国际糖价对应的进口到岸完税价已经超过4200/吨,所以国内现货糖价还有大幅的上涨空间”。不过本榨季截止到12月,在国际糖价大幅上涨之前,国内已经完成的一般贸易进口量就接近20万吨,净进口量本榨季至少会到达30万吨(不算古巴糖)。所以目前基本是按照不需要再进口计算的总供给量。

 

消费增长基本趋于平稳

 

对于消费方面,会上的预计是1300万吨,从食糖销售进度上看,与去年相比基本相当。截止到1月底,广西销糖207万吨,较去年少销售25.5万吨,不过价格上涨的2月份里,销糖达到119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9万吨。这种在2月份过节的日子里销量陡然大幅增加,属于对后期预计价格上涨基础上的一种囤积行为,而并非实质性消费量增加。但11-1月份,三个月的销售数据相对比较真实,上榨季同期销量为233万吨,本榨季为207万吨,虽然少销26万吨,但本榨季此间消费陈糖达45万吨之多,上榨季同期只有10万吨左右,如此冲销后实际销量仍然比上榨季增加10万吨,增幅10÷233=4.29%。这个实际数据与笔者上篇文章中预计的4%的销量增幅基本相符,而且按照糖市运行规律计算,食糖消费年均增长率为4%,所以预计今年雪灾导致的消费量抵消部分奥运因素导致可能的销量增加之后(部分业界人士认为奥运因素有望增加消费量20余万吨,笔者基本同意此观点),如果按照消费增长5-6%计算,则总消费量有望达到1200×5-6%=12601272万吨,供给略大于需求40万吨左右,即到本榨季末转结库存有望维持在30-40万吨,基本属于合理范围,整个榨季属于供求基本平衡。

 

如果如会议预期,消费量达到了1300万吨,则供需还是平衡,再加上本榨季甘蔗受灾严重,导致蔗种大量受损,而且质量下降,加之云南、湛江蔗农对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大幅降低,有可能致使下榨季产量大幅减少。榨季末便更容易产生大幅度翘尾行情,甚至连接下个榨季的上涨。

 

99/00榨季霜冻灾情回顾及对比

 

本次广西发生50年一遇的冰雪灾情使人们不由回想起了99/00榨季广西遭遇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霜冻灾害影响,并且很自然的将价格走势与之相对比。1999122228日,广西遭受历史罕见的霜冻灾害,甘蔗受害面积达90%上。在1227日—元月5日,短短数日内,产区糖价飙升8001000/吨不等,18002800/吨的迅速上涨令人瞠目结舌,部分未能及时进货的销区顿时手忙脚乱,对于如此涨价幅度和速度表示了最大程度的不解,甚至采取抵制行为,批发市场成交开始减少;6日、7日有价无市,稍后,产区价格稍有回落,2450-2500/吨重新刺激商家购糖的欲望。2000年元月15日—16日在桂林召开全国糖业结构调整及食糖产销紧急会议,主要为了及时通报灾情,释疑解惑,会议认为99/00榨季全国总产量仍将达700万,供需缺口100万吨,糖价稍稳。可会后糖分继续流失,众多糖商终于按耐不住,大年初三、初四,纷纷就开始询价购糖,这种多年不遇的情形再次勾起了各大糖厂抬价的欲望,节后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连续暴涨,南宁站台交货价三天之内由2800/吨窜上了3200/吨,并由此吹响了长达一个榨季之久、糖价向着4100元进发的集结号……

 

所以顺其自然,本次冰冻成灾消息一传出,市场便自然而然的将上次霜冻行情的走势拿出来作参考。不过本次冻害与十年前的霜冻却不是简单的相似。首先发生时间不同,十年前的霜冻发生正是开榨初期12月下旬,大部分甘蔗尚未砍榨,造成受灾严重;本次冻害则发生在1月底,半数以上的甘蔗已经入榨;其次灾害性质不同,上次为强霜冻造成,发现及时,糖分降低也比较迅速;本次灾害为冰冻造成,隐蔽性强,短期内糖分流失有限。从以上两点看似乎本次灾害并没有十年前的霜冻严重。不过两次灾害相同的是,都对来年留种的问题产生较大影响。从产量上看,98/99榨季甘蔗产量达到880万吨,99/00榨季本应继续增产,但却由于霜冻因素使产量降到650万吨,减少230万吨,霜冻同时影响到了下个榨季,00/01榨季的产量只有620万吨,可见其杀伤力;如果完全类比则本次冰冻对下榨季影响也将导致产量回到11001200万吨,对于一个流动性过剩的年代,对于一个美元不断贬值、外盘借势飙升的时刻,对于一个CPI屡创历史新高、农产品价格攀比上涨的时代,对于一个白糖期货上市、投机炒作热火朝天的季节,任何的缺口都有可能使糖价重温4500元甚至5500元的旧梦。

 

如何理性看待冻害和会议内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本次灾害的情况和后期的价格走势呢?首先我们已经分析了关于本榨季的产销情况,总供给量有望维持在13101320万吨,总消费量有望超过1260万吨甚至接近1300万吨,则供需基本平衡。这个大环境为后期价格上涨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这里我们可以插入一段小插曲:观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来、历次、历届有关市场调控的政策会发现,我国的宏观调控还是非常成功的,不过也得出了一个规律:宏观调控的方向总是和市场趋势运行方向相反的。如果大趋势是上涨,那么政府的言论和调控政策肯定会是朝着抑制其上涨的方向调控,反之亦然。

 

我们注意到,本次会议虽然关于灾情的统计数字已经出炉,减产180万吨,但国家并没有取消收储的政策,但与之相矛盾的是:国家发改委市场调节司官员在发言的最后特意强调了一句——古巴糖正常到港。这其中不乏含沙射影的指出:如果价格被过分炒高的话,国家是有能力调节市场的。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样的双重结果呢?

 

笔者认为,首先,国家没有取消收储政策有其深刻的含义:第一,如果此时取消了继续收储的政策无疑等于向市场宣布,本榨季供给已经不再大于需求了,国家没有必要进行收储的宏观调控了,这样很可能会助长了炒作和囤糖的嚣张气焰,同时前期已经成交的27万吨国储糖违约率会更高;第二,即便现在继续进行收储,也不会有一吨糖交上来,甚至前期已经成交的国储糖都有违约的现象,这也是市场众所周知的,所以即便继续收储也不会减少市场的有效供给量,不会造成市场恐慌;第三,对于后期的减产程度现在尽管有了具体预测,但不排除短期内食糖供大于求再度导致价格超跌的可能性,国储放在底下也起到一个以防万一的作用。其次,最终“古巴糖正常到港”的结束语也意味着国家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旦由于后期糖分损失大、人为炒作、或者消费增加等其他任何因素导致糖价继续大幅度上涨,国家很可能采取放储的策略来应对,更何况目前国家手中有一部分成品糖在握,增加了市场调控的灵活度。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本榨季总体看来仍然是供给略大于需求,或者趋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环境。不过短期内由于心理作用和市场氛围,可能导致糖价上涨。再者,去年广西食糖平均销售价格在3780附近,今年的所谓“供求松平衡”是建立在价格不会过高或过低的基础上的。如果价格偏低可能消费会有一定实质性增加,如果价格偏高,只要在一定范围内,消费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比如,去年全国物价消费指数CPI上涨4.8%,如果食糖销售均价也随之上涨4.8%,则对应的榨季销售价格为3960元附近,而且经济学家预计本年度不出意外CPI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也就是说如果糖价不超过4000/吨,对于消费来讲影响应该不大。所以现货和批发市场短期应该仍然有一定上行空间,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如果上行过快或者幅度过大容易引发国家由收储转变为放储,或者至少是消息上的放储来平抑市场。当然短期内产区还是存在一定供过于求的压力的,所以尽管有一定上行空间,但不排除反复振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