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广州餐饮业龙头谋求突破

中国食品商务网 2009-05-19 14:43 行业分析
在近日国家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榜》中,广州餐饮企业惨遭滑铁卢,没有一家进入十强,仅有两家企业跻身中游行列,上榜数不仅远远不如上海、浙江、北京等地,连重庆、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内地省市也不如。粤菜企业落后态势,震惊广州餐饮业。一位餐饮业老总
在近日国家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榜》中,广州餐饮企业惨遭“滑铁卢”,没有一家进入十强,仅有两家企业跻身中游行列,上榜数不仅远远不如上海、浙江、北京等地,连重庆、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内地省市也不如。粤菜企业落后态势,震惊广州餐饮业。一位餐饮业老总调侃,如今是广州“白切鸡”敌不过内蒙“小肥羊”。

  闻名海内外、有“食在广州”美誉的粤菜馆,为何斗不过小小的火锅店?昨天,记者到内蒙古小肥羊店、广州酒家等食肆明察暗访,进行了一番对比,并与一些餐饮经营者、饮食老行尊交谈,试图找出答案。

  困境一:

  粤菜工序多复制难

  粤菜馆食客跟着大厨走,而且上菜时间由于新鲜炮制显然没有火锅来得快

  在广州五羊新城,内蒙古小肥羊店就有两家,一到饭市时间食客满座。昨天中午,记者随便进了一家,发现食客一半以上是广州人。

  记者与一位说着地道广州话的白领小姐交谈,为何喜欢吃羊肉。她说,方便快捷,茶位一开,新鲜肥美的羊肉就上桌了,吃多少,涮多少,汤料又可口,五个人200来元,经济实惠。这位白领告诉记者,中午,她经常约同事来吃,AA制挺合算的。

  记者发现,“小肥羊”的菜式并不多,主要的不到30款,也就是牛羊肉类,加上一些新鲜蔬菜,非常简单。这里的负责人说,小肥羊的羊肉是标准化供应和生产的,全部从内蒙运来。火锅汤料也是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包装,唯一不同的是,针对广东人口味,开发出药材火锅汤料。

  随后,记者到广州酒家文昌路总店,这里也是人头涌涌,就餐者70%是本地人,可菜式丰富多了,翻开菜单,有数百种菜式,菜的价格从上千元到十来元不等。但是上菜时间,由于新鲜炮制,显然没有火锅来得快。

  广州酒家总经理林杏绮说,这是粤菜的长处,百菜百味,一只普通的鸡可以有几十种做法,“白切鸡”、“盐焗鸡”、“酱油鸡”、“水蒸鸡”,等等。同一款鸡,不同门店做出口感大不一样。所以,粤菜馆是食客跟着大厨走。正是这种繁杂的工序,使粤菜馆不容易开连锁。

  但是,“小肥羊”不存在这个问题,“涮火锅特别容易标准化,这一点任何中餐企业都比不了。”林杏绮如是诠释小肥羊的成功之道。她认为,一般中餐企业的规模化,相当大程度受制于厨师。但是小肥羊不受厨师的制约。

  由于易于复制,加上成功实施“以直营为主,规范加盟”的经营策略,内蒙古“小肥羊”在全国拥有餐饮连锁企业326家,仅海外门店数就有21家,位居百强企业之首。

  而讲究菜式色香味俱全的老字号广州酒家使尽法宝,其连锁的高级酒家也就6家,加上1个大型食品生产基地及30多间连锁食品商场等在内,在广东也算最大型的饮食企业集团,年营业额才8亿多元,与内蒙古“小肥羊”年营业额50亿元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困境二:

  人才短缺制约扩张

  粤菜易学难精,培养一个总厨得花十年八年工夫才行

  “早年我们也想过到外地扩张,并在省内进行尝试,最后碍于人才短缺等因素,到外地开疆拓土,变得十分谨慎。”林杏绮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广州酒家曾经到汕头开分店。甫开张,生意很不错月营业收入几百万元,仅是卖鱼翅汤,一天就卖十多万元,做到最旺的时候,要从广州急运鱼翅去救市。林杏绮说,这主要是为了支持新店开张,总部派出了最好的厨师、管理者,甚至连餐厅的部长也来自广州。

  时间一长,这些技术高超的“老广”便思家心切,不断要求回广州。林杏绮说,外调员工工资比在总部高30-50%,而且还包吃包住。但是恋家的“老广”还是打报告说,“即使收入少,也坚决回家。”

  最后,广州酒家不得不把汕头分店割让给当地人经营。“其实,我们也想在当地培养粤菜大厨,但是粤菜制作过于繁复,易学难精,要培养一个总厨,没有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企业怎么能等得了那么长时间。

  知名饮食评论家劳毅波透露,之前不少粤菜酒楼到北方开店,时兴总厨走穴。七八万元高薪聘来一个总厨,弄几样特色菜,旺旺场,几个月后总厨一走,粤菜酒楼的菜式就变样了,味道不南不北的,北上“老广”不爱吃,觉得味道不伦不类;当地客更是吃不惯,价钱又飞起来“咬”。很快,北上的粤菜酒楼就难以立足了。

  劳毅波说,现在在北方城市能立足的粤菜酒楼大部分是香港人开的,他们请得起大厨,餐饮质量也相对有保证,但价格十分昂贵,受众有限,所以连锁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

  困境三:

  小富即安不求大同

  广州3.5万个餐饮网点遍布羊城,惜“小而散”

  采访中, 记者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广州市民,包括部分餐饮业人士,对于广州餐饮企业没有进入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榜,觉得无所谓。他们认为,饮食关键在于味道,在于情调。劳毅波说,作为一个“识食”之人,在乎的是食品是否新鲜、原生态,制作是否独特,达到色香味俱全的要求。现在,很多广州人根本不会到五星级酒店,或者大酒楼吃饭,他们喜欢开着车到乡村野外,寻觅山珍野味;到河边海岸,品尝新鲜海味。

  在这种奇特的需求下,广州饮食业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小而散”特点。广州无论从餐饮网点个数、人均餐饮消费额和外出就餐率等指标来看,均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其中人均年餐饮消费是全国年人均餐饮消费支出的7倍以上。广州的酒楼食肆遍布全城大街小巷,现有餐饮网点3.5万多个,是全国最多的,广州人素有出外找美食的习惯。但是,广州就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龙头企业。

  记者与一位餐饮老板谈过。他说,有钱赚就行了,开那么多分店干什么,特别是跑到人家的地头去,人生地不熟,何苦呢?据悉,持这样观点的,在广州饮食业占了主流。

  但是,广州酒家的总经理林杏绮却不这样认为。她说,“食在广州”不仅是有东西吃、东西好不好吃这样简单,还包括餐饮企业的能量、话语权。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广州的餐饮企业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