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坦洋工夫”的后茶博时代

食品产业网 2010-01-25 17:10 行业分析
“坦洋工夫”的后茶博时代-食品产业网



科学种植,科技采茶。

“坦洋工夫”包装设计愈加精致。

新兴资本注入发展“坦洋工夫”。

  2010年新年伊始,“坦洋工夫”再添喜讯——一举拿下中国驰名商标。从2004年起,“坦洋工夫”在福安市政府和茶企的助推下,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重生。2009年,在经历了茶博会检阅后的“坦洋工夫”,又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此境,“坦洋工夫”的命运将会朝着怎样的路径而去?

  “坦洋工夫”王者归来

  从高速路口的广告牌、城区林立的茶叶专营店里,我们看到茶博会给“坦洋工夫”带来了品牌的地位;从均价千元的茶叶价格中,我们了解到茶博会给“坦洋工夫”带来了效益;从坦洋村农民的口中,我们听到茶博会给“坦洋工夫”带来了增收。

  倾城迷恋,“坦洋工夫”不只是个传说

  当汽车驶出沈海高速福安连接线口,缓缓驶入福安城,您只要向左侧一看,一排“坦洋工夫”茶叶的广告就印入眼帘。经常往来福安的人都知道,如果换成半年前,这里还都是电机企业和船舶企业的广告牌,可如今这里已经成了电机、船舶、茶叶三足鼎立之势,福安城里到处呈现出“山河一片红”的景象。

  进了福安城,踏进新华书店,你可以在最显眼的地方,找到数十种介绍红茶的书籍;在富春路的老茶街,每天都有数辆大型集装箱货车进来装运茶叶;在漫洪路或穿山路,装修豪华、格调明朗的“坦洋工夫”茶叶加盟店处处林立,兴许你还可以闻到茶店里飘出来的菜茶地瓜香味,谈心、说事,茶店俨然已成为福安市民的新去处。拥有百年历史的“坦洋工夫”不再只是个传说,福安已经倾城迷恋它的风姿。

  至目前,福安市已拥有茶叶加工经营企业300多家,3万多名福安茶商走南闯北,开设100多家“坦洋工夫”品牌专卖店、400多家品牌销售点,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赴俄罗斯等国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打开了一扇扇展示福安“坦洋工夫”品牌风采的窗口。百年老字号“坦洋工夫”破茧而出重焕异彩,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实至名归 “坦洋工夫”为闽东打造高端茶

  数据显示,2009年,福安市实现茶叶总产值26.2亿元,其中“坦洋工夫”红茶3200吨,总产值达到13.2亿元。

  福安是我国第二大产茶大县,由于“坦洋工夫”品牌的缺位,使得闽东茶业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替别人做嫁衣,所产茶叶主要作为原料茶卖给江浙地区,当地茶农茶商获利甚微。“坦洋工夫”品牌打造成功后,摆脱了闽东茶一直以来作为低档茶、原料茶的窘境,实现了高端茶叶的品牌提升。原先“坦洋工夫”产品每公斤售价仅50-60元,而现在已升到千元,有些极品茶甚至卖到上万元。坦洋工夫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端茶。

  “坦洋工夫”品牌的提升,衍生出许多茶叶附属产业,如:茶点、茶具、茶饮料、茶叶包装设计及锡、银等民间工艺得以迅速崛起。当然“坦洋工夫”品牌的崛起,受益的不只有这些,在坦洋村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效益反哺 坦洋村民3年增收2900元

  眼下,已进入到“冬闲”时期,可在坦洋村里记者看到,“猫冬”的农民却越来越少,大伙都在忙活着改造茶园、新建茶园。

  该村支部书记胡成潮介绍,经过品牌推广,坦洋茶叶的价格一路上扬,2006年该村人均收入只有4000元, 2009年村里的人居收入已经达到6900元。2006年以前,福安“福云六号”春茶茶青每斤在3元左右,秋茶茶青只有0.5元;而坦洋本地菜茶只能混搭在“福云六号”当中销售。2009年,坦洋菜茶茶青每斤达到35元以上;“福云六号”春茶的价格也上涨到4.5元。

  如今,尝到“坦洋工夫”品牌打造甜头的村民在村财和政府的扶持下,加大对茶园的改造,大力种植金观音、黄观音、黄玫瑰、坦洋菜茶等适合生产“坦洋工夫”红茶的品种。同时,村里一批在茶叶加工、种植方面的能手被高薪抢聘,就连茶叶部门新培训的普通技术员工都被争先聘用。

  据了解,2009年,福安农民6377元的人均收入,有三分之一是来自茶叶。福安市政府组织培训的100多名茶艺师、制茶师,刚一毕业就被抢空。

  “坦洋工夫”热舞

  2004年3月份福安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召开,一份名为《重振坦洋工夫茶品牌 再创福安茶叶辉煌》的提案,正式叩响了“坦洋工夫”的复兴之门。此后,一个又一个关于“坦洋工夫”的喜讯接连传来,变化之大,更是乱花迷眼,叫人目不暇接。

  是什么让沉寂多年的百年品牌重新热舞?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有政府的支持,老茶人的不懈努力,更有一批新兴力量加入到“坦洋工夫”品牌打造行列中来。

  资本转移 群雄助推产业升级

  几年前,福安曾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做船舶(指生意)的不做房地产,做房地产的不做电机电器,做电机电器的不做茶叶。”而今,电机、船舶、地产老板都回过头来搞起了茶叶生意。

  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海峡大茶都、天香茶叶有限公司、天湖农业有限公司等14家茶业企业与福安市政府联手成立的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外贸科研为一体的旗舰式企业——“福建坦洋工夫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在它的带动下,“坦洋工夫”有了自己的国际标准,标准化的生产解决了原有生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次,茶企重拳出击,迈开了向现代集团化发展的步伐。第三,带领茶企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革创新,精心研制出一系列产品,提升了“坦洋工夫”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并极大拓展了销售渠道,形成一张遍及国内外的营销服务网络。

  此后,在丛贸船舶实业、远东电机集团、新味食品公司等,这些实力强劲的福安本土企业参与“坦洋工夫”品牌打造,给这个重生中的百年茶产业带来一股强劲的势力。他们不但注入了雄厚的资金作后盾,而且还发挥企业集团协作优势,带来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广阔的茶叶销售市场,借助跨行业实现对接。他们通过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制茶技术,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旗舰式企业给“坦洋工夫”注入新的活力。

  品牌期望 “坦洋工夫”重现历史辉煌

  “坦洋工夫”曾经在历史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如今只有重返西方上流社会,重现巴拿马夺金才能算重塑辉煌。福安本土企业家的资本转移搞茶叶,既有对“坦洋工夫”茶叶前景的看好,更深层次的因素是福安人对这个百年历史品牌给予厚望。

  2009年茶博会期间,在甘棠中国海峡大茶都,以“坦洋工夫”为主的全国红茶批发市场已建成,这使得坦洋红茶从种植、生产到销售都已经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也向“坦洋工夫”出口世界迈出扎实的一步。

  此外,福安茶人也通过宣传推介,希望把“坦洋工夫”推向全国、推向世界。2009年8月在香港茶展会上举行的“坦洋工夫”红茶专场推介会,21个国家及地区的44个茶商与福安9家企业洽谈合作意向。在茶博会上,坦洋工夫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一炮红组成“两岸红”联合销售模式。

  如今,茶博会刚过不久,福安茶商们又马不停蹄地活动起来,加强与上海世博会的合作,力争让“坦洋工夫”实现再次飞跃。下一步,福安茶商们还准备在香港联合建立出口机构,努力对接海外市场,让“坦洋工夫”重返西方上流社会、重现历史辉煌。

  记者观察:

  “坦洋工夫”热的冷思考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茶博会的助推,福安“坦洋工夫”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强大的品牌及销售网络。“坦洋工夫”作为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的传统品牌,历史上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在采访中,多家生产企业坦言:昂贵的茶叶价格和良莠不齐的品质是当前“坦洋工夫”品牌发展急需解决的瓶颈。

  当前,“坦洋工夫”的生产茶企达到300多家。只有34家企业获得授权使用“坦洋工夫”商标。

  “坦洋工夫”想要占领更大的茶叶市场,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胜出,让更多的人喝上“坦洋工夫”成为福安茶人必须思考的一道题。

  如今,“坦洋工夫”精品茶价格每斤几千上万的茶叶已经屡见不鲜,过高的价位让许多喝茶的人望而却步,也成为“坦洋工夫”外贸出口的一大瓶颈;可是却让一些不法商贩有了可乘之机。近来,不少地方已经出现假冒“坦洋工夫”红茶的现象。

  因此,茶商们必须加大对中低档次茶、大众茶及茶饮料的研发投入,让普通人也能喝上“坦洋工夫”。其次,制定完善的茶叶等级及茶叶价格辅导表,借鉴烟草企业一个品牌从低端到高端一系列产品的营销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将成为一条可行的道路。

  此外,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切实承担起品牌监管的责任,切实保证合法企业的正当利益,维护“坦洋工夫”品牌健康发展。质量是品牌生存的根本,今后,相关部门和茶业协会势必要扶持有资质的茶叶加工企业,加强对授权企业的监督,加大对非法生产“坦洋工夫”假冒者的打击力度。

  “坦洋工夫”曾经作为英伦皇室特供茶,受到西方上流社会的亲睐。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想要重现昔日辉煌,重回西欧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方面海外的红茶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的红茶价格,另一方面制约坦洋工夫出口的原因是西方国家严格的农残标准。当前,“坦洋工夫”开发海外市场,重回西方上流社会,必须从种植、生产、加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加大有机茶种植,改进生产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