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乳企:翻身之后又是激战

食品产业网 2010-05-10 15:06 行业分析
乳企业绩“飘红”的背后-食品产业网
  相对于一些言论,对于乳品企业业绩的“一路高歌”,我们更愿意把这些业绩看做是在大型乳品企业引领下的整个乳品行业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因为在调整、转型中的乳品行业需要这样积极的市场回应。但我们希望大型乳品企业的业绩不是一种“虚高”,而是标志中国乳业真正迈入健康发展轨道实实在在的增长。

  对乳企业绩飘红不应盲目乐观

  近日,光明、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2009年年报纷纷出炉: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79.43亿元,同比增8%,净利润1.89亿元;伊利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12%,净利润为6.48亿元;蒙牛主营业务收入257.105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从2008年的亏损9.49亿元转为盈利11.158亿元。

  从这些大型乳品企业已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相较2008年的低迷销售,2009年大型乳品企业净利润大多都扭亏为盈,收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型乳品企业业绩一路飘红,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表明了在三鹿奶粉事件后,经过国家、企业等各方面的努力,行业复苏态势明显。

  与往年不同,对于2009年乳品企业年报的解读,少了许多对蒙牛、伊利业绩谁是中国乳业之冠、谁更胜一筹的比较,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乳品企业走出三鹿奶粉事件的阴霾,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的媒体甚至很肯定地说:“这标志着中国奶业已经全面复苏”。

  仅凭大型乳品企业业绩飘红就判定中国乳业整体全线飘红,仅凭大型乳品企业利润大幅度提升就断定中国奶业已经全面复苏,似乎并不能让人信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张利庠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型乳品企业现在销量、利润的增长是‘虚高’,这部分利润其实是一些弱小的中小型乳品企业在危机中倒闭所流出的空白,让出的利润空间。”

  由此,我想到了九阳豆浆机。三鹿奶粉事件后,九阳豆浆机曾一度热销,有的商场甚至卖到脱销断货,但这样热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企业经营得好而增创的利润,而是由于牛奶卖不出去。或许这样的“时势造英雄”能够给企业带来短暂的销售高峰,但如果不依靠“内功”,这样的增长能够持久吗?毕竟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面对销量、利润的增加,无论是九阳豆浆机的生产企业还是大型乳品企业更应该清醒、冷静,绝不应该盲目乐观。

  尽管大型乳品企业业绩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中小型乳品企业生存压力还很大,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仍然很多。首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奶源基础还不够牢固。2008年以来,奶牛养殖规模化在我国已经形成势不可挡的趋势,但奶牛养殖小区、牧场等养殖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难题,离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加之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等省区遭遇严重干旱,奶源紧缺也会进一步考验乳企。其次,产业链整合还不到位。奶业是个产业链条很长、产业关联度很强的一个产业。国外的乳品企业是产销高度一体化的企业,从奶牛的饲养,到乳品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全部是一体化的,而我国的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有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另外,消费者对乳品企业的信任有待进一步增强。乳品安全事件屡次上演,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可如果没有消费拉动,乳品企业岂不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快速、有效解决,大型乳品企业的增长业绩岂不只是一种暂时的短跑冲刺?又拿什么坚持盈利水平并在现有基础上得到稳固提高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乳品企业下一步需要做的还很多。

  相对于一些言论,对于乳品企业业绩的“一路高歌”,我们更愿意把这些业绩看做是在大型乳品企业引领下的整个乳品行业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因为在调整、转型中的乳品行业需要这样积极的市场回应。但我们希望大型乳品企业的业绩不是一种“虚高”,而是标志中国乳业真正迈入健康发展轨道实实在在的增长。

  中国乳企:翻身之后又是激战

  中国乳业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伊利、蒙牛和光明等知名乳企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快速恢复过来,取得了颇令人满意的成绩——扭亏为盈,盈利大幅增加。从几大乳企一季度交出的成绩单看,我们或许可以判断,经历重重困难的中国乳业,已经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上。

  中国乳企能够跌倒了重新站起来,除了乳业自身集体的努力和政府的呵护等因素外,更主要的助因恐怕是来自中国强大而富有生机的消费市场。

  如果说近10年,中国乳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乳制品消费在城乡市场的普及,那么,目前乳业的快速恢复,则得益于乳品消费在城市深化升级和农村市场的进一步推广。

  为促进城市乳业消费升级,中国乳业加快向中高档乳制品市场迈进。在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企业的推动下,经过三年努力,中国的中高档液态奶和酸奶市场发展成熟。作为回报,这个成熟的市场让上述企业安然度过金融危机的寒冬,也恰恰是中国富有活力的中高档液态奶和酸奶市场率先成为拉动中国乳制品消费回升的生力军。

  从2009年和今年一季度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利润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中高档乳制品市场对消费恢复的贡献是巨大的。

  除了城市消费升级的拉动影响外,乡镇及农村消费市场的贡献也是非常明显的。正当乳企在城市进行惨烈竞争时,农村乳品消费市场亦初具规模。农村人均乳品消费每增加0.1公斤,就需要7.1万吨供应来满足。随着城乡差距缩小,农村每年新增人口将消费几十万吨的乳制品。可见,农村市场的不断开发,将成为拉动乳制品消费不断增长的另一驾动力十足的马车。

  总体来看,未来中国乳业发展速度将依赖于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状况。由于我国人均乳品消费程度低,城乡差距大,因此,我国乳品消费市场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上都有很大发展潜力。按照近10年平均10%增长速度保守计算,未来10年,中国居民乳制品消费量有望翻一番。而产值的增长可能更大。

  当然,中国庞大的乳品消费市场将引发更大范围的乳企竞争,不仅国内乳企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国际乳企大鳄也将加入。恒天然首席执行官Andrew Ferrier就表示,未来1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将有高达7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