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酒呼吁立法严打造假
提要:除投入大之外,白酒企业打假还有一些“头疼”的问题,比如职能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些地方的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对当地的制假人员打击不力——制假人员大多假冒外地的名牌产品,对当地经济影响不大;地方黑恶势力参与制假售假,对打假人员和举报人员进行跟踪和打击报复等。
湖北作为酒业大省,一方面其品牌名酒行销全国,引来赞誉声声;但另一方面,酒业大省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那就是假酒。
湖北省一家知名白酒企业专门设立了打假办公室,每年查办大案数十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至于那些没有被查获而流入市场的假酒有多少,以及假酒对湖北省酒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商誉损失有多少,相信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湖北名酒屡屡被“傍”
近日,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异议复审裁定书,裁定“牧江大”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为了等待这一纸裁定,枝江酒业锲而不舍努力了7年之久。“牧江大”和“枝江”,一个属籍籍无名之辈,一个是中国驰名商标。两者之间是如何搭上关系的呢?事情的原委还得从2002年说起。
2002年9月,湖北武汉一家随州酒厂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一件“牧江大”文字与图形的组合商标,如果单纯从该商标的字形、读音上看,“牧江大”与枝江酒业的注册商标“枝江大曲”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2003年6月14日该商标经商标局初步审定予以公告。
但是,经过枝江酒业打假办的调查,“牧江大”商标的申请人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字体变形处理的“牧江大曲”四个字与“枝江大曲”非常近似,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侵害了枝江酒业的利益。
枝江酒业知识产权办公室结合打假办收集的证据及时向商标局提出了异议申请。经过几年的等待,2007年12月,商标局以“牧江大”商标与“枝江”和“枝江大曲”注册商标不构成近似为理由,裁定枝江酒业的异议理由不成立。
但枝江酒业并未就此放弃,2008年1月7日,枝江酒业及时按照规定程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起复审。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年,枝江酒业终于收到了商评委关于“牧江大”商标不予核准注册的裁定,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利。
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有关部门端掉了一个利用废弃学校做掩护,加工生产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稻花香珍品二号的制假窝点。经调查,制假者采购与稻花香珍品二号非常相似的酒瓶、酒盖、包装盒生产“稻龙香”珍品二号,仿冒酒包装上的“稻”、“香”二字字体一样,而且“龙”字的字形与“花”字相似。如果不仔细辨别,很容易误认为是稻花香畅销产品珍品二号。
湖北省名酒被“傍”的个案举不胜举。比如,武汉市场上曾有“黄鹤梦酒”,其产品包装完全仿照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成品;市场上曾出现的关公義酒,其包装仿造关公坊酒;外省一家酒业公司刻意搭“稻花香”的便车,注册“枣花香”白酒商标,今年被判决撤销等等。
投入大却难治“头疼”
谈及假酒,稻花香、枝江、天龙黄鹤楼、劲牌酒业等湖北省知名白酒企业无不喊“头疼”。但头疼归头疼,打假必须照常,还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据了解,劲牌有限公司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投入到知识产权建设与维护活动中,每年知识产权查询、申请、管理及维护等费用超过百万元。
“我们打假办有8个人,都是专职打假人员。为了开展工作,公司还专门为我们配有一辆车。”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销售管理部部长林海尽管没有透露打假维权开销的具体数据,但他肯定地说:“公司一直很重视打假维权工作,每年投入都很大。”
据了解,湖北省知名白酒企业无一例外地设有打假办、法务部或知识产权部等部门,承担公司的打假维权工作。众酒企打假办专职人员少则七八人,多则二三十人。
以稻花香集团为例,由25人组成的打假队伍,专门负责全国市场的打假工作,同时负责市场监察工作。除去办公、交通、食宿、公关、取证等费用,仅以每人每年平均5万元的年薪计算,仅打假人员人工成本一项就超过百万元。
“当前,白酒企业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途径依然是‘企业摸查、举报打击’。由此,白酒制造企业都要投入巨额的费用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经常面对的是‘产品越好卖、假货就越多、投入就更大’的尴尬局面。不打击,市场遭到蚕食和破坏;打击,维权费用日益增加。”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屈伟说。
除投入大之外,白酒企业打假还有一些“头疼”的问题,比如职能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些地方的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对当地的制假人员打击不力——制假人员大多假冒外地的名牌产品,对当地经济影响不大;地方黑恶势力参与制假售假,对打假人员和举报人员进行跟踪和打击报复等。
呼吁立法严打造假
据相关人士介绍,白酒是一种特殊商品,白酒的生产和经营,关系到国际声誉,关系到国家财政,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关系到社会和谐,需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目前,白酒企业打假维权工作的执法依据主要为《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尚没有一部专门的《白酒法》来规范白酒企业的生产及销售工作。
白酒产品事关国家食品安全,如今的造假组织为躲避严厉打击,基本放弃了用工业酒精勾兑的传统造假手版权中国酒业新闻网段,改用“劣等白酒+高仿真外包装”的手段谋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