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逆市成功的魔法
风起云涌
如今是纸媒受到网络媒体全面冲击的时代。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纸媒的订户都在缩减,但是,英国的《经济学人》则逆流而上,不断提升销量和盈利。比如,去年《经济学人》发行量增长4%,广告收入增长15%。这究竟是什么魔法?
《经济学人》的成功,见证了有品牌的严肃媒体的生命力。《经济学人》杂志包装简朴得出奇。虽然也用点色彩,但非常低调,更无耸人听闻的大照片。其图像、照片在版面上所占的比例,大概只有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的几分之一。仿佛编辑下定决心:越不招眼球越好。
再看内容,更是独树一帜。《经济学人》的结构,几乎是工具书的底盘。整本杂志按照地域分成栏目:美国、亚洲、欧洲、美洲、英国、国际、金融与经济学、科技、书评与艺术,等等,面面俱到,文章都没有作者姓名。不管世界上出现什么大事,这种每周面面俱到的报道是雷打不动的。在这个基础上,加几个主题,跟踪时事的发展。总之,其编辑原则,是把信息挤得干巴巴,保证读者拿到的全是“干货”,虽然文字本身相当活泼。
这种风格,和美国的同类期刊针锋相对。
《时代》也好,《新闻周刊》也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也好,大家竞争无不追踪读者的口味。读者喜欢图片,那就多登图片吸引眼球;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新闻,就报道什么样的新闻。《经济学人》的哲学则是以自己雷打不动的格式告诉读者:不管你喜欢听什么、看什么,我们杂志上写的,是你需要懂的!《经济学人》的广告直言不讳:这是本领袖们看的杂志!在价格上,《经济学人》也谱儿大得出去。《时代》一年10美元,《新闻周刊》10美元,《经济学人》居然要100多美元。
这么大的谱儿,反而使《经济学人》大俏。如今读《经济学人》,不仅是在全球化中获得及时信息的最牢靠的办法,而且成为一种身份和时髦。那些全球化的知识经济中的弄潮儿,觉得订阅《经济学人》成了“创造阶层”的身份标志。
可见,市场经济越激烈,越需要淡定。好的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要用自己的信仰界定读者,而不是让读者变幻不定的口味界定自己。